读完《在细雨中呼喊》感觉这本书讲故事的方式和《额尔古纳河右岸》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倒序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往事进行叙述追忆。不同的是,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开始讲述往事时,是按照从前到后,从起源到结尾的顺序进行的。而《在细雨中呼喊》“我”的故事展开并不是顺序展开,是跟随记忆的跳跃开启不同阶段的故事,记忆往返交织,构结成一个菱形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回合。因为不是按顺序来讲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会留下许多疑问,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心中牵引着自己看到最后,解开谜团。
对于这种结构作者在自序里这样说道: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
“记忆的逻辑”,我当时这样认为自己的结构,时间成为了碎片,并且以光的速度来回闪现,因为在全部的叙述里,始终贯穿着“今天的立场” 也就是重新排列记忆的统治者。我曾经赋予自己左右过去的特权,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我”童年的境遇是灰暗的,被家里人抛弃无视,被领养后又遭遇养父母的生离死别,再次回到南门的家,在晦暗的家庭里度日。“我”的朋友也不多,只有苏宇、国庆、刘小青能够一起说说话,一起玩耍。他们是“我”灰蒙蒙的童年里从天而降的晴光,照亮温暖着我。可是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苏宇十九岁时脑溢血死亡,“我”在养父死亡养母离家的情况下,被迫与国庆和刘小青告别,返回原家。
有个疑问,书名《在细雨中呼喊》到底是谁在呼喊呢?书中一开始就交代是“我”在细雨飘扬的夜晚听到一个女人哭泣般的呼喊声从远方传来,却无人回答。由此可见这呼喊声是属于一个女人的。那么这个女人是实指一个女人呢?还是代指诸多人吗?我的感觉是后者,“这个女人”是一群相似遭遇的人的代表。这个女人可以代“指李秀英”,可以代指“冯玉青”,可以代指与国庆一起生活的“婆婆”,也可以代指“苏宇”,代指“鲁鲁”,代指“我”等等。她是所有遭遇命运蹂躏和抛弃的苦难者可怜人的化身。她被命运的捉弄,被现实打压。她在黑夜中孤独哭泣舔舐伤口,她向细雨呼喊,倾诉她的不甘委屈,然而却无人回应。她的呼喊无法穿透黑夜细雨的隔障,无法穿透人心冷漠铸造的围墙。她是被世界无视抛弃的人。
书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将生机勃勃青年与腐朽晦暗的老人对比,比如“我”与祖父,国庆与婆婆;将强壮与柔弱对比,比如王立强与李秀英;顽固与变通对比,比如祖母与祖父、粗俗与优雅对比,比如苏杭与音乐老师等等。两种相反的力量碰撞到一起,形成鲜明的印记火花,炙热耀眼。更令人深思的是,腐朽使生机敬畏,顽固束缚了变通,粗俗藐视着优雅,一切似乎都倒过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