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参加了一个健康管其中理线上活动营,如影价格低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读书会分享,有健康习惯打卡等等。有健康管理案例分享会,生命健康月复盘等等。看起来,年度活动清单的内容和时间还占用不少,所有一参加这样的活动本不是主动积极地要进去,是小姨妹再三提醒鼓励参加,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何况自己的身体却有一些慢性症状需要调理。也许参加群体活动获得的健康视野更宽,也许能让自己的健康行动积淀为一种习惯,也许真的能让我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事实上,自己早已从电子书上搜索相关养生食疗之类的健康常识,各类浏览器上也搜索过一些健康管理的科普文章。但权威平台和医学专家的观点既有共识,也有不少差异。另外,其中一些观点是否有些绝对和夸张,也未可知。养生习惯应该培养,但科学性如何,只能是兼听则明,实践体验。要不然馅饼就是陷阱。比如说,老师提出:动物性蛋白摄入高是促癌因素,植物性蛋白摄入高是安全的。这个观点是不是有点模糊呢?有没有一定的黄金比例呢?适合所有人的体质吗?还有说法是这样的: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药房是厨房。那我们身体有病该不该买药吃药呢?让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的营养治疗师吗?我的观点是:人生有涯知无涯,统筹生命看情况。目前我的应对态度是批判性学习,认真参考,多做比较,质疑观点,谨防陷入被引导购买健康保健产品,或者变相购买其它健康产品。
昨晚首次获得,带班人分享了她的读书收获和受益体会。夸了半天她讲的这本书。说是很珍贵,2006年出版,很多权威人物参与提供文献资料,但老师又舍不得给大家直接分享电子版。那么价值大的健康管理书籍在国家健康行动政策支持下,竟然说是实体书店很难买到。我网上搜了半天书名结果搜不到。老师鼓励大家把她分享讲解的内容要点复盘一下发到活动群里,然后关注她的企业微信就能获得分享电子版。这是在鼓励大家认可她的健康指导观点?还是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行动的热情,还是某种商业运作的套路在暗示引领?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逝去的夫人,近二三十年曾经听过好多健康养生讲座,买过好多养生产品,结果遇到身体不适时候,总是有点讳疾忌医,优柔寡断,结果给人留下英年早逝的遗憾。可是反过来讲,尽管有点犹豫,尽管担心会被商业误导,但是不冒点风险又怎么能有所收获呢?不能平时随随便便,单等有病去医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