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很荣幸见证了很多孩子的成长,也很庆幸能够参与宝贝们“看小”的这个阶段。
但我并不同意“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这种用固定思维来衡量一个人的观点。因为人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如果用年久失修的称,在雨中称一杯水的重量,那结果肯定也是不准确的。
几年的教学,我接触到了很多宝贝,他们有不同的性格色彩。有张扬的,有内敛的,有喜欢学习的,有喜欢玩耍的,有学的快的,也有学的慢的。当然也有爱哭的,求关注的,也有忍着泪水,迫使自己坚强的。但是不管什么样的,都是可爱的。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小朋友有这么几个。
Daniel, 一个小男孩,学习能力异常惊人。讲过的课程,基本一遍就会,3岁的年纪,别的小朋友课间都在玩耍,而他却在主动问老师问题。妈妈说如果开车带Daniel去一个地方,下次再去,他就能给妈妈指路了。而且平常学习的时候,他注意力高度集中,别人叫他,他都听不到。
其实,3岁的他本来可以去学习5岁小朋友的课程,只是妈妈觉得还是让他巩固一下,基础扎实一点,跟同龄的小朋友多交流一下,所以一直跟着我们上课。我不得不给这位妈妈点赞,不是因为她是大学老师,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因为她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如果您说这么聪明的孩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那您就错了,越是优秀的孩子越有优越感,但事实是,他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优秀,比如说体育,绘画等等。确实,妈妈也说孩子画画没耐心,跟爸爸下棋如果输了也表现出很气馁。可见,伴随优越感而来的就是挫败感。如果告诉孩子,每个人的优势都是不一样的,要正视自己身上的不足,最大发挥自己的优势,长此以往,孩子心里状态稳定了,像Felix 这样的天才儿童,不想成功都很难。因为在智力这个起跑线上,相比大多数孩子,他已经赢了。
Anna, 一个小女孩,4岁,说话有点结巴,但她每天都非常开心,这种开心不是故意表现出来的,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每次上课她都很积极地回答问题,偶尔开小差被抓,对于老师的批评,她不会逃避,也不会过于不开心,而是接受,不带影响自己情绪的接受。她就是个开心果,感染力超级强,每次看到她,我都感到莫名的开心。
妈妈也是个非常乐观豁达的人,并没有因为孩子说话的问题而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该完成的任务会一次不落,而且完成的质量都相当高。爸爸也没有过多担心孩子说话的问题,正规的治疗之外,爸爸给女儿的是满满的父爱,和女儿一起积极参加班级里的活动;每次下课都准点过来接宝贝,眼睛里都是宠爱与关怀;给女儿准备的后备箱生日惊喜,更是把女儿的生日氛围感拉满。这样的暖的家,是孩子背靠的大山,将来不论遇到什么问题,相信Anna一定能够解决。借用一位老师的一句话: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一定错不了。
你可能会问,我的孩子没有Felix这样聪明的大脑;父母工作忙,也不能给与自己孩子像Anna一样的家庭氛围。那么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就没有办法成功了吗?那我们来看一看David和Leo是怎么做的吧。两个孩子的经历区别不大,我们一起说。
David和Leo都是男孩,他们都是4岁的年纪。David有点慢热,不太爱学习,上课容易走神儿,Leo比较调皮,上课挺积极,但是注意力不是很好,两个孩子的学习刚开始都是不温不火,学习了一年多都没什么起色。
后来有一天我问David 问题,他很快给了我正确答案,要知道他之前回答问题的时候可是磕磕绊绊的。这让我很惊讶。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Leo身上,有一次我问了他一个超范围的问题,只是单纯的用来引起他的注意,我本来也期待着他会给我答案,没想到他瞬间就把正确答案说出来了。这一次我又惊讶了。
后来,我和两个妈妈沟通时提及此事,问了一下孩子在家是如何学习的。没想到两个妈妈的说法出奇的一致,大体就是:孩子就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进度走的,该完成得任务一次没落。之前记不住的知识,妈妈会要求宝贝反复复习,直到学会为止。而且近段时间,两位妈妈也都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量变到质变。
要知道这两个孩子并不是一个班的,两位妈妈也不认识。这样相似的答案,说明成长进步是有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的。那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反复练习。你可能觉得这太简单了。其实只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太难了。
长期的反复练习一件事情,需要克服枯燥,远离诱惑,对抗挫败,面对未知。成年人都未必能够做到,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但是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来说,反复练习就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如果David和Leo一直保持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将来也一定错不了。
之所以把这两个孩子放到最后来讲,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大部分普通的孩子,而他们也是最让我敬佩的。这样的宝贝,将来的选择会更多,因为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适用于大部分工作。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克服,心里状态也更稳定。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一路高歌,还有一部分人重复跌倒,爬起来这两个动作一直到终点。有位校长说,好的教育是先成人后成才,我非常认同。反复的练习会让孩子更加有韧性,有克服困难的定力,而这些让孩子们在成人的同时也能够成才。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中多一些David和Le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