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医信推荐|儿童中成药,你真的选对了么?(感冒篇)

医信推荐|儿童中成药,你真的选对了么?(感冒篇)

作者: 妈咪知道儿科诊所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5:14 被阅读503次

​​​干货秒读

1. 中成药比之兵将,用之得当,疗效铿锵!用之不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2. 中成药注射剂,危险,请勿使用!

3. 儿童中成药需整体、辩证用药,切勿多种中成药堆砌使用!

每次看到朋友发给我的大处方,都被我愤怒的删得快没有了。结果是:只用一两种药照样能治病。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家长越是很担心越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去医院,吃的药越多,体质反而越差。最后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儿科医生一般心比较大(粗心),自家的孩子不到万不得已,是懒得去医院的,结果体质个个不错。

为什么一个感冒,需要用那么多药呢?真的需要么?其中不乏重复用药。

多年来,中成药是个争议很大的群体,说中成药效果不好,那云南白药的疗效可不是盖的。说效果好,为啥一个感冒,吃了那么多中成药,还是不好呢?

可以说能进入市场里的中成药,配方都是不错的!关键看用药的人会不会选。所选的药是否正好适合你家孩子!

好多人包括相当多的医生都被中成药的名字给hold住迷惑住了,xx消炎口服液,xx止咳糖浆,并不是只要咽喉红,只要咳嗽都可以对号入座的。中成药说到底还是属于中药,是需要辩证的。成药的配方大多是成熟的,疗效好的经典配方,用得好非常有效。但是成药也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无法进行个体差异化治疗。

成药如成衣,而且是不分S/M/L的均码成衣,除非身高体重三围都十分中等,否则你敢随便买么?衣服买回来如果尺寸相差不大还能重新裁剪,中成药买回来你还能重新调整么?

工作多年,最不喜欢开的就是中成药了。因为市面上药店里非常好用的儿童中成药实在太少了。看到名称差不多的比如“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家长们是不是也觉得头疼呢?下面就带领家长们梳理一下儿童中成药。

今天先讲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特点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脉浮紧或指纹浮红。风热感冒特点:发热重,鼻塞流浊涕,咳痰黏稠,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其中“咽部是否红肿”是鉴别风寒与风热的要点。

咽不红

咽红

​判断舌质红不红有个诀窍就是跟嘴唇比,如果舌质比嘴唇红,那么就判断舌质红,反之,舌质就不算红。

舌质淡红 舌质红

问题又来了,临床上有没有既寒又热的情况呢?答案是的确有,而且还不少。外寒内热或者先感风寒继而入里化热也是比比皆是。同一幼儿园班级的孩子在同一时间都感冒了,但是表现各各不同。有的高热,有的不发热,有的先不发热过几天发热。有的舌质红,有的不红。有的咽痛,有的咽喉不痛。因各人体质不同,同是风寒之邪入侵,体质强壮的可能不发病,体质弱的就发病了。体质偏阳虚的,可能持续风寒;体质偏热的,表现为外寒内热,或者很快就入里化热成了表里皆热了;而素体有食积的,除了感冒症状外,又有食积表现。选药时需要仔细鉴别。

外寒内热俗称“寒包火”,是指平常就有内热的孩子,又着凉了。症状特点是:除了刚才提到的风寒感冒的症状外,还有内热表现,如口渴、口臭、便秘等。

寒邪入里化热是指感冒第一天是咽喉不红,流清涕,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发现咽喉红、痛,流黄涕。原因是因为孩子的体质多为少阳之体、纯阳之体,容易化热。所以药店里医院里的中成药基本上都是治疗风热感冒的。

最经典的治疗风热感冒处方,不论是教材还是临床,都是首选银翘散。银翘散是清代名医吴鞠通《温病条辩》里的代表性方剂。组方如下:”连翘一两(9g)银花一两(9g)苦桔梗六钱(6g)薄荷六钱(6g)竹叶四钱(4g)生甘草五钱(5g)荆芥穗四钱(5g)淡豆豉五钱(5g)牛蒡子六钱(9g)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原方共10味药(注意煎煮法里有鲜苇根)其中治疗疏散风热的药有6味,发散风寒的有2味(荆芥穗、淡豆豉)这10味药并没有大苦大寒的药。而且有辛温药相佐,不至过于苦寒伤胃。很遗憾目前银翘散并没有专门的儿童制剂。

最经典的治疗风寒感冒药非麻黄汤、桂枝汤莫属。在日本葛根汤被广泛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据我所知,市面上的儿童感冒中成药里治疗风寒感冒寥寥无几的。这是件悲伤的事。

列表中的常用感冒药是除感冒清热颗粒、儿感清口服液以外,其他都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下面带大家看看具体的区别在哪里。

小儿感冒颗粒

共10味药,有9味性寒,剩下一味藿香能发表解暑,也就是说这个药更适合用于发生于暑湿天气的风热感冒。脾虚易腹泻者慎用。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

共7味药,有3味药是发散风寒的。方中重用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利咽力量强,适合发热、咽痛症状明显者。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共14味药,仅3味是发散风寒的。其中有“大黄、槟榔”消积导滞,治疗风热感冒并夹有食积且症状较重者更适合。故没有食积的宝贝就不适合了,否则容易伤脾胃。

健儿清解液

共6味药 山楂、陈皮消食和胃,银花、连翘、菊花清热解毒,适合外感风热夹有食积且症状较轻者。

小儿热速清颗粒

共8味药,全是疏散风热的,适合典型风热感冒。

小儿退热口服液

共12味药,全是清热药,其中“牡丹皮、白薇”退虚热,未见疏散之品,适合以发热为最主要症状,病程略长,外感症状不明显的患儿。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共7味药,寒热并用。以“小柴胡”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更加适合外感风寒继而入里化热的患儿。因方中有浮萍及蝉蜕,对于发热伴有皮疹者更合适。

小柴胡颗粒

共6味药方子出自张仲景,为经方,对发热伴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者疗效尤佳。

小儿解表口服液

共10味药,有3味性温,主治风热感冒,有银翘散之风格,适合风热外感初期。

儿感清口服液

共8味药,仅2味性寒,主治风寒感冒.方中有数味化痰止咳药,所以对咳嗽较明显的风寒感冒尤为适合。

感冒清热颗粒

共11味药,有5味性温,5味性寒,1味性平,寒热并用,以发散风寒为主,兼清内热,主治风寒感冒初期。本药无儿童制剂,深以为憾。

通过以上的比较,大家应该能体会到,名称相近相似的中成药,作用并不相同。所以需要仔细甄别,只有辩证准确,中成药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否则,不仅疗效不好,久用反而可能伤及脾胃,产生不良影响。

列表中的症状举例里大部分都写着治疗咳嗽,但是请宝妈们记住了,但凡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这些中成药都已经不适合了。想继续阅读关于儿童咳嗽的中成药选择,请关注公众号。

文章来源:慈幼堂-医信儿科叶大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信推荐|儿童中成药,你真的选对了么?(感冒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wi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