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瑜伽的最初认知,是认为这是一种健身方式,而断舍离则是一种生活方式。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概念,在山下英子看来却是相通的。
她用瑜伽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然后发现瑜伽思维无处不在,任何事都可以和瑜伽联系上,都可以用瑜伽思维来解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d931d2fd9db7082a.jpg)
于是,便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断舍离·瑜伽智慧》,这本书是由“断舍离”推广人山下英子与龙村瑜伽研究所所长龙村修一同合著的,书中的16堂生命轴心课,旨在教你用瑜伽思维找到自我的轴心。
当生活越来越累时,你需要给自己减减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e4a8801f98da06c5.jpg)
一、所谓正确姿势
瑜伽都有一些特定的姿势,当我以为要练习瑜伽,就必须用某些特定姿势时,山下英子却说所谓的正确姿势是因人而异的。
“让自己感觉呼吸顺畅,头脑清醒,便于运动的姿势,才是让生命喜悦的正确姿势。”
这意味着正确姿势没有标准答案,能让你感到舒适的姿势就是你的正确姿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b804b08658c1b9a1.jpg)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幸福的定义不同,有的人香车宝马坐拥权势是幸福,有的人甘于清贫追求自我也是幸福;有的人忙忙碌碌实现个人价值是幸福,有的人躺平摆烂悠闲度日也是幸福;有的人左拥右抱,身边人换了又换是幸福,有的人得一人,终一生也是幸福。
幸福与否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自己的内心感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没有人能判定你幸福与否,除了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daf53b5fa315233e.jpg)
二、为什么我们比父辈们的生活更累?
相比于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累了。
时代在变迁,生活环境在改变,最显著的特点是接受的讯息量正成几何式增长。
只要简单地打开手机,我们就能搜索到无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观点相左,信还是不信,又该信哪一个?
父辈们的生活圈子往往很小,就是常来常往的那一小堆人,他们的一生就在这小范围的熟人圈子里度过。
而现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只需要不超过五个的中间人就能建立联系。
发达的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物理意义上的距离,而发达的通讯工具,则让心的距离也缩短了,地球村的概念昭示着交际范围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于是我们在庞杂的讯息中找不到方向,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小心维护,我们花费了比父辈更多的精力去筛选信息、维护人际关系,却再也找不到他们当初简单的快乐。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我们得到的更多,我们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就越大,过多无用的信息和无效的人际交往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不堪重负,自然也让我们感到越来越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6e008d7eae4db60a.jpg)
“断舍离”就是在给我们的生活减负,无用的讯息丢掉,无效的社交放弃,专注于自我,你会发现对自己真正必要的事物,其实要比你想象的少得多。
就如同进入冥想时,当你专注于此时,会自然地进入忘我的状态,外界的纷纷扰扰不存在了,只剩下最真实的自我。
当你专注于修心,有一个坚强的心灵支柱,那么你就不会再因他人而动摇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世上的独一无二,不用去套用别人的经历,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