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畅想与探索(感悟智慧与意志之美)
(学习笔记)人类教育学【第一章】——(2)改革教育学「2」

(学习笔记)人类教育学【第一章】——(2)改革教育学「2」

作者: 夏舒帅然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07:58 被阅读0次

    如果说凯兴斯泰纳所表述的完全是自然科学思想,那么h.高迪希所说明的主要是精神科学学科(如历史或诗歌)的自由精神。

    他只谈学校中自由的脑力劳动。

    从而说明如何在各种训练中(如老师的交谈)使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进行脑力劳动的方法。

    但是,凯兴施泰纳与高迪希两人只是对一般教育改革运动作了说明。

    为了阐明运动的其它方面,补充到两个人。

    F.冈斯贝格(1871-1950)和h.沙勒尔曼(1871-1940)。

    他们针对过时的、从错误的浪漫主义观念出发而编制的教科书,根据现代大城市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教学要求,认为应当把儿童自身的经历作为出发点,但这种经历只有在模仿中,在艺术创作中才能成为活的财富。因此不受外部形式束缚的自由表达,直接源于生活经历的作文应在这种脑力劳动中占中心地位。


    第二大思潮是艺术教育运动,在德累斯顿,魏玛和汉堡等地方举行的各种艺术教育会议上反映的十分明显。

    这个运动起初是从造型艺术出发的,该艺术对生活所做的解释与以往学校对文化片面理解形成了对照。

    这种艺术教育由开始的促使儿童灵活地理解艺术作品到引导自己进行独立反应他们特点的艺术创造。

    不久诸如体操、音乐、业余演出等也列入艺术教育中,并结合在一起,使教育丰富多彩,达到使人摆脱紧张状态而得到自然、和谐的发展。

    建立乡村教育之家运动也是其中一方面。

    这一运动在h.利茨创立第一所教育之家后,不久在德国以种种形势遍及全国。

    人们想在宁静的乡村建立一种不受干扰的教育场所。

    被W.弗利特纳称之为“业余教育”的民众高等学校,这类教育是想通过高级中学教育的所谓“有教养者”阶层,把教育推广到其它民众圈中去。

    它并没有设置传授知识的课程,考虑的主要是整个人的发展,帮助他们创造完美生活的能力。

    以贴近生活独特形式与传统学术教育形成了对照。

    霍恩罗特联合会对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在乡村教育之家式的民众高等学校,起了特别推动作用。

    当时人们对教育问题兴趣在不断提高。

    青年主张超越地位与阶级限制,主张彼此用“你”相称,此为克服社会对丽做出了很大贡献。

    “性本善”的信念,让人们不再去谴责青少年和刑事犯,认为他们是遭受苦难,由于不幸离开正道,要特被人道对待。

    使他们经过教育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回到集体中。即对如上犯罪者的教育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重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人类教育学【第一章】——(2)改革教育学「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wz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