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要学习生活在人物之中
1944年5月,傅雷以迅雨为笔名,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评论的是张爱玲的小说。他评论张爱玲的《金锁记》“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傅雷为什么给《金锁记》如此高的评价呢?
《金锁记》讲述的是麻油店里的女孩曹七巧嫁给姜家残废的二少爷。她的性欲得不到释放,常年苦闷,只能抓住“二太太”这个身份,聚敛钱财,陷入自己打造的黄金锁里。她的心灵变得扭曲,诱惑女儿、儿子吸食大烟,两个儿媳也在这位“恶婆婆”的压迫下,自杀身亡。
傅雷说这部中篇小说讲透了欲望错配导致的悲剧。表面看,曹七巧不过是遗老遗少家庭里的一个牺牲品,一个微不足道的渣滓。但命运偏偏要让这个渣滓成了姜家的续命汤,让她当上了女主人,当上了母亲和婆婆,有能力掌控旁人的命运,小火煎熬般毁掉了所有人的幸福。
曹七巧原本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但情欲在她心中偏偏来得嚣张。她一开始只想死心塌地地服侍二少爷,没想到遇到了小叔子姜季泽。季泽是个败家的公子哥儿,跟七巧打情骂俏,摸她的小脚,让七巧的欲望死灰复燃;但他心里压根就没把七巧当回事儿,也再不会进一步。
曹七巧的情欲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便需要下一辈的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这是多么可怕的报复!但压制爱情的,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黄金欲望呢?正是因为黄金,十年后她心甘情愿地把最后一个爱情的肥皂泡吹破了。
那一次季泽站在她面前,小声叫道:“二嫂!……七巧”接着诉说了隐藏了十年的爱。张爱玲写道:“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
傅雷说这一幕极美,就像是伦勃朗的肖像画,七巧整个人沉没在阴暗里,只有脸上极小的一角沾着些光亮。就是这些少的光亮,也直透入我们的内心。但这些光亮很快消失了。曹七巧转念一想:“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
姜季泽走了,曹七巧年轻时留恋的对象消失了。她呜呜痛哭,然后看到了儿子,心里又起了安慰。是的,儿子不会贪图她的钱财,因为钱横竖都是他的,可是......这一整个的儿子还不如那离开的人的一半儿呢。等到儿子结婚,她连这一半儿也保不住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金锁记》的好,是因为人物塑造得好,真实、细致,栩栩如生。张爱玲的人生与曹七巧距离甚远,这就逼得她不得不丢开自己,努力去生活在曹七巧身上,顺着情欲发展的逻辑,尽往第三者的个性里钻。于是她触及到了鲜血淋漓的现实。
在此傅雷揭开了小说的秘密,那就是要跟着创造的人物同时演化,要在众生身上去体验人生。作者必须要生活在人物身上,跟着人物走,陪着他们哭陪着他们笑,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讲到这里,这一讲就结束了。我们讲到了傅雷为什么要翻译罗曼-罗兰以及巴尔扎克的作品,为什么高度评价张爱玲的《金锁记》,说它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的大师风范:满头棱角,认真到较真的地步;一腔殷红,那是英雄的赤子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