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团长的茶馆】
如果你有十个亿,你会怎么花?
有人可能会选择闷不做声,有人会做点投资、公益、旅行,也有人可能去进行自我装饰,或者从近邻一路秀到远亲。
直到有一天将它挥霍一空,然后抱怨人世,对过往的执念却锲而不舍。
在斯宾塞·约翰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哼哼或许就类似于这样一号人物。
本文共计 1769字 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
故事介绍
这是一则关于4个“小人物”成长蜕变的寓言故事,该故事完整阐述了“世界上唯一不变就是变”这一永恒定律。
内容主要描绘了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它们从拥有到失去,在千变万化的迷宫中几度迷失自我,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重新找到它们的奶酪。
顺着故事的发展脉络,从拥有到失去,面对同样残酷的现实,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和结局。具体表现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总结,请继续往下阅读。
01. 自以为是
小矮人哼哼,它总是过度依赖、高估自己的思维,以复杂的大脑对抗复杂的环境,喜欢追求高效、高级感等等。想当然的把眼前的奶酪视为己有,并以各种形式加速对其的消耗。
因为有了充盈的奶酪,逐渐忘记了曾经艰苦的奋斗岁月,将自己的内核-跑鞋束之高阁。水满则溢,奶酪为它提供当了下的美好,由于脑子装不下现实以外的状况,终被眼前的物质迷惑,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02. 拒绝改变
当奶酪丢失后,哼哼所表现出的首先是心理上的自我封闭,不断放大自己的抱怨、愤怒以及对他人的怀疑,也不做行动上的改变。
在《左传》中有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哼哼不仅不备,并且当风险靠近自己时,依然不做任何行动。就如那个等待上帝来拯救自己的故事一样,哼哼也认为那些奶酪是它的,所以早晚会回来,却不知是自己一手消耗殆尽的事实。
03. 迷时自渡
唧唧的思维有点像中性菌(墙头草),在失去奶酪后,也曾抱怨过、迷茫过。当它发现当下的一切情绪都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它选择了改变,适时的突破自己。
当它重新踏上追寻奶酪之路时,也经历了丰富的成长体验之旅,虽然也曾焦虑过、自我怀疑过。但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与自我对话。
它喜欢在墙上作记录,它曾问自己:“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在这次东山再起的过程中,他也积累了完整且丰富的心理表征,最终再次收获了失去已久的奶酪。
04. 知行合一
嗅嗅,在思维上对环境变化始终保持洞察力,在行动上防患于未然。匆匆,保持及时行动的能力和状态,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
这两个角色原本不是精英圈的一份子,聪明也与它们无关,除了本身的勤奋,关键在于自我蜕变。
因此,他们能在面对一切不可控因素的时候,能坦然接受日落西山的遗憾,也始终保持着东山再起的状态和行动。
05. 多彩的人生
在这个故事中,最意味深长的,是唧唧的苦逼奋斗史。
它从自嘲开始突破自我,在怀疑中继续前行,在行动中深度思考,在失望中重塑心灵。它发现,心态就是最大的力量,有奔跑就有惊喜。
除了自我反思,静下来与自己进行对话,也开始不断的总结、复盘。它开始发现了它人的优点,一点一点的去除那些多余的、不利于发展的心理杂质。
最后在持续行动中觉醒,在觉醒中崛起。
06. 定海神针
在这个故事中,奶酪是重点的存在,我把它称之为定海神针。
到这里,我试着用咱们中国的话,来复述一遍作者大意。人生犹如大海,每个人都在里面打捞自己的那根“针”——事业、金钱、爱情、家庭、多元的人际关系。
但我要提醒的是:各位大侠,定海神针不仅代表了金钱、财富和地位,它更代表着健康、理想与爱,还有思维、眼界以及不断成长的意识,但想要找到自己的定海神针并不容易。
07. 故事回顾
这个故事很开头就讲得很清晰,他们代表着人性中简单与复杂的一面。
小老鼠嗅嗅:能及时嗅出变化的端倪,并以此做出适当的抉择。
小老鼠匆匆:能做到立即行动
小矮人哼哼:担心事态发展对自身不利,从而拒绝改变。
小矮人唧唧:它的思维是个中性菌(墙头草),但能够不断的调整自我。
小结:
这个故事中,唧唧是喜欢记录的一个角色,它在墙上写的那些话,我最喜欢两句。其中一句就是:“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并不是这句话本身吸引了我,而是这句话背后隐藏的真相。
当我们恐惧时,我们恐惧的是什么?
换句话说,在我们面对一件事畏首畏尾的时候,在我们不敢前行的时候,我们害怕的是什么?我发现,害怕的因素多半与往日的经历、特定的眼界造成的。
因此最后我问自己,当我不再害怕昨天,我会怎么做?欢迎各位友友留下你的肺腑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