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 赠歌者》
【宋】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到,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唱遍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作者】
晏殊: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婉约派词人。被后世之人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译文】
我的家在西秦,刚开始的时候是靠着一些小小的歌舞技艺,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我在歌词唱曲上,努力学习一些新的技巧展示更多的精彩花样。特别是在以后,在学会了念奴的唱腔以后,我的声调变得高亢嘹亮了,以至于能遏止住行云。因此,我得到了许多的财物。总算没有白辛劳一番。
以后的很多年,我来来往往在咸京道上,只挣得一些残羮剩饭,仅能糊口。我满腹的心事,不知道可以和何人去诉说?要是有知心的人赏识我,我可以为他唱最难最高雅的那些曲子。唱完曲以后,我不由得泪如雨下,只能拿起罗帕擦干眼泪了。
【创作背景】
公元1050年,词人当时年过六十,被贬官在外地多年,在知永兴军任上写下了本词。
【赏析】
本词是一首叙事词,描述了一名歌女在卖艺生涯中的盛衰,表达了词人对她不幸遭遇深深的同情。
本词的上片细述了歌女青春年华得意时的卖艺生涯。
首句“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开始,通过歌女的语气,介绍了她的出身以及她内心的自信。“家住西秦”表明了她住的地方,“赌博艺随身”中的“赌”是指歌女参加的技艺比赛。
“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中的“花柳上,斗尖新”,指歌女对自己的歌舞技艺充满了信心,敢于去参加任何比赛,表现了歌女的自信。而“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歌女具体地表述自己在歌舞技艺方面的才能。歌女年轻时的自负,反衬了下片中的失意悲凉。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继续描写歌女年轻得意时的盛况,她的歌声技艺,令她获得了无数的赏赐,自己多年的辛苦也是值得了。“蜀锦缠头”,代指歌女获得的报酬。
本词的下片,描述了歌女年老体衰后失意的凄凉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她遭遇的深切同情。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这句体现了歌女在失意后的凄凉境遇。“咸京道”对应了上片的“西秦”,“残杯冷炙”出自杜甫的诗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描写了歌女悲惨的境遇,实在是“漫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衷肠事,托何人?”是歌女内心的表述,她盼望能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于是,她接着说“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这是歌女的表达:如果有一个能理解她的人接纳她,她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对方。
这其实也是词人内心的心声,只是用歌女的口吻说了出来。词人虽然在仕途上失意了,但是心中还是充满了满腔的报国之情,所以和歌女产生了共鸣。而“若有知音见采”中的“若有”实际上是没有,词人产生了知音难觅的感叹。
尾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当年的歌女在得意时获得了无数的喝彩,而如今却是这样的凄惨,不由得滚滚泪下。词人由歌女的悲惨遭遇,想起了自己的悲伤。“重掩罗巾”,表明了多次的流泪而后擦干了,更加强烈地体现了内心的悲哀。
词人通过歌女的坎坷身世,联想起自己的处境,对歌女产生了无比的同情。本词情感真挚,风格悲凉,凄婉动人,令人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