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下班了打算去一趟书店,不知道咖啡厅装修的咋样了,《海边的卡夫卡》继续。昨天睡的比较晚,早晨头晕晕的,已经习惯了的清凉,突然加热,无所适从,想着,之前的状态好象还是好的。无感的关系,或许怎么着都是错误吧。怎么样都可以找到借口,以逃避对它的回应。在这一方面,或许很多人跟我的状态是一样的,片刻的诗意让人误以为自己能长期持有一份美好,但是转瞬它便支离破碎。欣慰的是,自己完全能够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它 ,仿佛旁观别人一般轻描谈写。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生活的必备因素,于我是最大的痛点。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都不重要,多余的话语只是浪费体力,但是有些人依旧是执迷其中,不厌其烦的消耗,精疲力尽如同黑暗一般瞬间将人扑灭。夜里十二点,倒了杯酒,只想冷静一会,呆呆的捧着杯子,望着白色的墙壁发呆,它的空白仿佛需要我的情绪来填满,我的情绪呢,很难说,因为沉默着就笑了,感觉很滑稽,像个小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呢

不会也像我这般吧。曾经试图为生活下注释,但是仔细想想,一切都是苍白的,表象终究是表象。它曾骗过多少双眼睛,或者它一直是真实的,只是身处其中的人,无法看清。
有时候,会觉的自己很懦弱,心中曾经有无数的出口,但是能让自己有突破性的事情却没有做过一件,仿佛一直被某种东西牵引着。发呆成了一种习惯,很多时候,觉的自己的眼神很空洞,如同饱经风霜的老妇人,偶尔也会像孩子一般天真烂漫,时间将我打造成这样一个看不透,摸不清的人,该喜还是悲。或许这些都不重要了,将它当成一个阶段,必修课,便不再执着了。没有人能够保证,能够一生风调雨顺,我们始终是海中的一叶舟,海的高深莫测,无法猜测,只能掌控航向,清楚前往的目的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将一切做到最好。一切的恐惧,纠结,挣扎,只是当下的一种心识,辩别它,清空。
“心识良善的人,老天会给他安排适宜的姻缘”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曾因为这句话引发触动,不清楚“适宜”是怎样一个概念。无法为当下三个点做一个明确的比例,H,L,O,三者之间更侧重哪一边,虽然这是组成生活的三个维度,当下状态若能够平静,没有纷争,就算是某些地方有缺失,也是可以的。可是某种心悸,让人不安,这一点上,我一直试图在生活的版图中,将它最大程度的缩小,仿佛不存在般,可是,当它切实的发生的时候,我知道,这只是某种程度的自我催眠罢了。
有时候发现自己的状态是两极分化的。而现在找到了那个平衡点后,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学着稳定自己,当下做的事情,不是目的,而是方法。结果怎样不清楚,该做的还是要做。每个人都有选择重生的权利,淡漠的世间,终究需要亲手去灌注一束希望,在它成长的绿意里,寻找自己曾经的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