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面】特殊题型007
一个勤勤恳恳的洗碗工,一直认真仔细洗碗,不曾出现差错,直到有一天,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周围其他工作人员便会不约而同的指责他、埋怨他,而忽略他之前的工作。这种现象称之为“打碗效应”,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关键词点拨:勤勤恳恳、无差错、打碎碗、指责埋怨、忽略之前的工作
知识点: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现象类
参考解析:
“打碗效应”指的是生活中,一旦犯了错误,那别人就会忽略之前所作出的贡献的现象,正如题目中的洗碗工一样,在工作、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则小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
第一,在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细节。正如题目中的洗碗工,别人对他的指责、埋怨,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自己工作确实没有尽善尽美,存在漏洞,如果他不曾打碎碗,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更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正如感动中国的大国工匠徐立平,他之所以能够感动世人,之所以能够为了航天火药事业奋斗28年,正是凭借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当别人帮我们指出错误,尤其是细小的失误时,能够让我们更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第二,做人不要过分注重别人的看法,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面对他人的挖苦讽刺,一方面要坦然接受,把正确的地方记下来,并且积极改进;另一方面针对他人的冷嘲热讽,不被影响固守本心。正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个看好中国的发展,都认为中国贫穷落后,永远不可能得到发展,但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并没有因为这种挖苦和讽刺就动摇自己的信念,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自己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终于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三,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他人的错误。正如题目中洗碗工的同事,如果能够多一点包容,就不会给洗碗工造成压力和困惑。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鼓励,那么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才会更加振作,更加进步。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小的时候并不聪明,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坚定不移地包容他的错误,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在父母的包容与培养下爱因斯坦成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第四,建立容错机制。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出现失误,正如题目中的洗碗工,他虽然一直勤勤恳恳,但是也无法避免失误,但是如果出现一点失误就彻底否定一个人的能力,扩大问题,就可能会对干事者的积极性造成伤害,从而产生“不做不错”的思想,出现了懒政、怠政的现象。我们国家当今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工作都没有经验或者是方法论来进行指导,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才能够使得干事创业者、改革者能够更有积极性的奋进。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努力将这些启示运用到实践当中,努力提高自身,包容他人,相信我一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阅读 2081
7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