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游天下
斛律光寨巡礼(邓文宽)

斛律光寨巡礼(邓文宽)

作者: 汾河边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8:34 被阅读11次

        山西稷山县汾河北岸,吕梁山南沿紫金山前坡上,残存着两座气势雄伟的古城堡。我就出生在古堡所在山脚下一户贫困的农家。12岁时,因父亲有病不能替生产队放牛,我经常从学校请假替父放牧,于是古堡及其周围山坡便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去处。我多次把牛群赶进古堡城内或附近山坡,任其自寻草叶果腹。然后,我要么站立于古堡的城墙上,要么坐在古堡西面的一片平台上,纵目远眺潺潺汾水和滔滔黄河。夏日的夕阳照亮了汾、黄两水,犹如血染的激流。背后则有“文中子洞”,其山势堪称鬼斧神工。坡下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透露出乡民们在困苦中顽强挣扎的无限生命力。古堡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似乎也更加雄壮,出神人化。我多次凝神自问:这堡子是谁修建的?孩童时代的我不能回答。我找过本队一位读过书的曹姓老人请教,他只说是“百里为王”时修筑的。13岁起,我便离乡外出读书。转瞬二十余载,其间多次返回故里,古堡仍是我必去凭吊之地。直到1980年,村民加永杰先生(现为稷山县政协委员)才告诉我堡名“解律光寨”。回京后查阅史书,数十年疑团消除于一旦。于是便产生了介绍它,以便为更多人知晓的念头。

      古堡位于稷山县路村乡张开西村的北坡上。出村半里,便可登坡而上,直达古堡。堡东西长约百米左右,南北最宽处约六七十米,是一不规则长方形。此堡依山为势,铲削而成,从堡外仰视,城墙残高约七八米,但站在城内,目力所及,城墙仅高一二米,显系人们习称的“卧牛城”。城南偏西,有一门洞, 为出入城堡的惟一孔道。 城内地面大体展平。五十年代初期,还能看到中部的一些断壁残垣;西北角原有一口枯井, 今则全部夷为平地。

古堡东北方向,与之相距约五六十米,又有一座小城保,地势略高于前面的大堡,城墙高度与大堡相仿,当地俗称“小堡子”。大小二保,珠联璧合。每当天气晴朗,在阳光照射下,远在数十里外,人们便可一眼望见。站在古堡上,南望汾水,西眺黄河,两水交会,波光粼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古堡今被村民称作“斛律光寨”,但古时却名为“华谷城”。“谷”通“峪”,古堡东面吕梁山中的山涧今名为黄华峪。据《北齐书•斛律金附子光传》记载:“其冬(按,指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斛律]光又率步骑五万于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龙门城在今河津县,地近禹门口,华谷城当即本文所说的解律光寨。但说筑“于玉壁”,实误。玉壁城在今稷山县西南汾河南岸,距县城约二十里,为西魏大将王思政所筑。华谷城在汾北约二十里的吕梁山南沿,旧史作者未经实地考察,误三为一。《资治通鉴》卷170也有斛律光筑华谷、龙门二城的记事。但胡注“华谷”引《水经》说:“涑水出河内闻喜县黍葭谷。《注》云: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又曰:汾水过临汾县东,又屈从县南西流,又西过长修县南,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胡注所引《水经注》二华谷原文不误,但《通鉴》正文所称华谷城,只有郦注《水经》汾水条与之相合,涑水条与之无涉。《水经注》 所称汾水“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与事实相符。黄华峪是吕梁山南部的一大峪口, 张开西村今仍俗称“峪口村"。每当秋季山洪暴发,洪水猛泻,水头高可一米乃至更高,至峪口道分四途,然又总汇于汾水。胡注疑不能定,故两说并存。

斛律光所以要修这座城堡,是因北周与北齐对峙,争[???]使然。其时北周都长安,北齐都邺城,但晋阳(太原)却是北齐的实力所在。两雄对立的前哨阵地之一,即在今稷山县境的汾河南北。西魏时王思政已在汾南修筑了玉壁城,成为西魏的前沿重镇。后来思政移治荆州,荐韦孝宽代其镇守。孝宽数十年中经营于此,深悉其中要害。北周天和四年(569)韦孝宽就对其部下说:“宜于华谷及长秋速筑城以杜贼志。”如果对方先我一步,则“图之实难”。他于是画出地形图,派使者往长安报告,但主持北周实政的字文护却不同意。不料事隔一年(570), 北齐大将斛律光“果出晋州(临汾)道,于汾北筑华谷、龙门二城”,控扼吕梁山南沿的重要隘口。城筑后,“ 斛律光乃进围定阳,筑南汾城,置州以逼。夷夏万余户并来内附”。可知斛律光寨在齐周争雄时曾发挥过重要军事作用。

北周韦孝宽失了先机,不能得志于汾北吕梁山进人晋州的道道,于是便使了反间计。北齐后主高纬年幼无知,又有佞臣进献谗言,竟然中计,于武平三年(572)以谋反罪将斛律光及其三子、弟斛律羡及其五子全数杀死。斛律光死时才58岁,令人痛惜! 《北齐书》的作者李百药称杀斛律光是“主暗时艰,自毁藩篱之固……内令诸将解体,外为强敌报仇”,“后之君子,可为深戒”。

又据史称,斛律光在修筑华谷、龙门等城寨时,凡“版筑之役,鞭挞土人,颇称其暴”。这又说明,斛律光寨的修筑,曾使鮮卑族和汉人土兵付出过血与肉的代价。

斛律光于公元570年冬修成华谷城,坚守年余,至572年被诬杀,此堡仍在北齐控制之下。直到576年,亦即齐亡的前一年,齐军还在坚守。次年随着齐国的灭亡,华谷城终于落入北周之手。名将罹难,古堡犹存。当地村民所以不依旧史称古堡为“华谷城”,而称之为“解律光寨”,或许仍旧蕴含着对一代名将的丝丝眷恋。

      逝者如斯夫。从公元570年到1992年,古堡屹立在吕梁山南沿已有1422个年头。我不知道斛律光死后葬于何处,有无墓碑铭记:如果有,是否已被发现和发掘。但这些对我全然无关紧要,因为在我心灵深处,黄华峪口的斜律光寨就是历史为这位鲜卑族大将留下的一座永久性丰碑。

      (原载《文物天地》1992年3期, 第14-15页)

相关文章

  • 斛律光寨巡礼(邓文宽)

    山西稷山县汾河北岸,吕梁山南沿紫金山前坡上,残存着两座气势雄伟的古城堡。我就出生在古堡所在山脚下一户贫困的...

  • 华杉版资治通鉴【1362】中国历史的大循环和小循环。2021-1

    19、 闰六月十二日,北齐左丞相、咸阳武王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岁。斛律金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次子斛律羡及孙子斛律武...

  • 中国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2021/7/30(227~231)

    落雕英雄斛律光 斛律光出生于一个军事家族,他的父亲是东魏的一个虎将,斛律光的父亲在往上数四代,每一代都是...

  • 韦孝宽设计害死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北齐名将。他骁勇善战,治军严明,威望甚高,担任朝堂要职,封咸阳王。 当时北齐后主高纬昏庸无能,宠信...

  • 陈纪五

    1 齐斛律光为良臣,周忌之。周勋州刺史韦孝宽密为谣言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

  • 资治通鉴2022-12-27

    1、齐斛律光筑十三城于西境,马上以鞭指画而成,拓地五百里,而未尝伐功。又与周韦孝宽战于汾北,破之。齐公宪督诸将东拒...

  • 【七律】岁末感怀

    【七律】岁末感怀 文/舟亮 虚光枉渡流年客,散尽烟云道自宽。 危步屈风图体健,断眉梳雪解心安。 苦吟律韵新灯老,拙...

  • 篆书《千字文》1

    篆书《千字文》 临摹邓石如篆书《千字文》,我的字一般为宽6㎝高9㎝。邓石如的字宽3㎝高4㎝。字帖印刷后可看出墨的浓...

  • 《资治通鉴》陈纪五 斛律光

    常说没时间读书,但是私下以为如果不读书,往往导致事倍功半。为人处世,知进退、明事理、懂人情不读书似乎不行,专业...

  • 北齐擎天柱斛律光,死因真相让人惋惜

    斛律光,一个叱咤南北朝风云的人物之一,北齐的擎天柱,征战沙场多年,战功累累,勋章赫赫。周武帝宇文邕不敢小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斛律光寨巡礼(邓文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jm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