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盂县,都知道现今的盂县政区区划,地域四至:北靠五台、定襄,西至阳曲、太原,南连寿阳、阳泉,东通井陉、平山(四围大致方向,不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面积2514平方千米,八镇六乡,人口31万。但是想查明盂县这一名称究竟始于什么年代,是怎样来的?盂县的地域有何变化?还真得需要好好查找一下历史典籍记载,了解一下邻县的历史,才能理清头绪。即使这样做,因历朝历代政区变化十分频繁,加上战乱年代无有确切记载以及典籍记载中难免出现错别字等因素,要想将盂县的历史沿革搞得一清二楚,没有丝毫错误,怕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
笔者曾经查阅过一些典籍记载(当然是挂一漏万的查阅),也查阅过邻县阳曲县的历史沿革记载(当然也是挂一漏万的查阅),至今脑海里仍不明晰,只知道“盂县”名称的概念古今是不同的,现将查阅到的资料列出,仅为同行提供点资料而已。先说说仇犹古国。仇犹古国是在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由白狄人建立的一个弹丸小国,在列国时期,华夏大地有一百六七十个“国家”,国家有大有小,都称为“国”,仇犹国当然就是一个小国了。仇犹国立国百余年,后来被晋国所灭。仇犹国的遗址就在今盂县城东北一里许。看以下典籍记载:《竹书纪年》记载: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智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战国策》(卷二)记载:“昔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钟,载以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卒亡。”《韩非子·说林》记载:“智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仇由君大说,除道将纳之。赤章蔓枝谏曰:‘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卒必随之。不可纳也。’仇犹君不听,遂纳之。赤章蔓枝因断毂而驱,至齐七月,而仇犹亡矣。”《淮南子》记载:“夫仇由贪大钟之赂而亡其国。”东汉高诱注:“仇由,近晋之狄国。晋智襄子欲伐之,先赂以大钟。仇由之君贪,开道来受钟,为和亲。智伯因是灭取其国也。”《吕氏春秋》记载:“仇犹之君将斩岸堙谷以迎钟。赤章曼枝曰:‘诗云唯则定国。我胡以得是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还君。君因斩岸堙谷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曼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仇犹亡。”《史记》(卷七十一)记载:“智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清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仇犹城在县东北一里。韩子曰:智伯欲伐仇犹道不通行,因铸大钟遗之,仇犹大悦,除道而纳之,国遂亡。其遗址尚存。《隋书.地理上》: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文水、祁、寿阳、榆次、太谷、乐平、和顺、辽山、平城、石艾、孟(说明:隋朝时候,原仇县隶属石艾县辖。这里的盂应是指今阳曲境内的盂县)。《唐书》记载:辽州 隋太原郡之辽山县。武德三年,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说明:这里的石艾县中包含着原仇县,也就是仇犹)以上典籍记载,都证明如今的盂县置所和大部分地域,就是原仇犹国的沿袭。所以说盂县是仇犹古国,虽不是十分准确,但也不无道理,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相对而言还是说得通的。
二、二说说盂县名称盂县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与仇犹国存在年代差不多是同一时期。那时候,仇犹国是仇犹国,盂县是盂县(说明:此盂县在阳曲县境),各自独立,根本不是一回事。看如下典籍记载: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夏六月,晋杀祁盈及杨食我。食我,祁盈之党也,而助乱,故杀之。遂灭祁氏、羊舌氏。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记载:“盂县本晋大夫孟丙之邑,汉旧县,属太原郡。孟丙之邑,汉旧县,属太原郡,后汉即今不改,按此前盂县在今县西南阳曲县东北八十五里故盂城是也。后魏省地属石艾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石艾县,置原仇县,属辽州,因原仇故城为名,即今县也。大业二年改原仇县为盂县,从汉旧县名,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割并州之盂、寿阳二县于此置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县复属并州,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铆,县取此山为名。”我们再看《太平寰宇记》对阳曲县的记载:“故盂城,汉盂县也,本春秋晋大夫祁氏邑,在县东北八十里。《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孟丙为盂大夫。’汉以为县。石岭镇,在县东北七十里。干烛谷,即羊肠坂也。”以上典籍对“盂邑”的记载基本一致,即晋国国君将祁氏领地分为七个县份,盂丙得到其中一份,因姓盂而得名“盂邑”(说明:典籍记载为“孟”丙,疑是错别字,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这里说的盂县与仇犹肯定(有点啰嗦了)是两个不同的县份,这是所说的盂县就是今阳曲县境内的古盂县。这就是盂县名称的来历。三、三说说不同于古盂县的今盂县前面说了仇犹,又说了古盂县,还得说说今盂县了。
今盂县始于隋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将原仇县从石艾县析出,单设为县。强调一下,秦汉至隋400多年时间内,原仇县一直被石艾县(上艾县)所辖,不是单独成设县,到大业二年(606)才将原仇县从石艾县中析出,初名为原仇县,旋即定名盂县,改属太原郡。看典籍记载:《唐书》记载:“盂,隋县。武德三年,置受州,领盂、寿阳二县。六年,移受州于寿阳。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复属并州......”《寰宇记》记载:“汉盂县城在阳曲东北八十里,隋改置原仇县于故仇犹,县城西南,即今治也。寻曰盂县。五代唐同光四年,李嗣源为魏州乱兵所推,遂与朝廷相猜贰,自魏县南趋相州,李从珂时戍横水,遂将所部兵由盂县趋镇州,与别将王建立合兵倍道从嗣源。又五代周显德初,伐北汉,其盂县降。即今城也。今县北七里有仇犹山。”这里说的比较清楚,隋朝在古仇犹之地的西南方向设原仇县,时间不长就改为盂县,也就是今盂县置所。原仇县改为盂县后,阳曲县境内的“盂县”随即废止,这说明今盂县不仅名称变化,地域也有所变化,就是将阳曲境内的部分区域(乌河县)划归今盂县。看一下阳曲县的历史沿革。阳曲县从古至今变化巨大,其地域变化不仅涉及盂县,还涉及定襄县、汾阳县与太原市。原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后迁徙到黄寨,几番往复,始成今阳曲县,此处不多讲了,主要是看阳曲县沿革对“盂县”是怎样记载的。
阳曲“春秋属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触法,大夫魏献子(舒)治理政务,分原祁氏之田为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等七邑。据考,晋盂邑即为今大盂一带。战国时,析晋阳邑部分在今黄寨镇黄寨村东置狼孟,为赵邑。《读史方舆纪要》载:"狼孟县,俗名黄头寨,在太原府北七十里"。黄头寨即今黄寨村,遗址尚存。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郡统县,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西汉复置盂县。汉初,以太原郡21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后改置为代国。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时狼孟县、盂县、汾阳县均隶属于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时改狼孟县为狼调县。东汉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建武十四年(38),废太原国复置太原郡。期间,废汾阳县。狼调县、盂县先后属太原国、太原郡。汉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境内)荒废,曹操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北郊区阳曲镇一带新置阳曲县。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阳曲镇"汉时阳曲故治也"。阳曲县与狼调县、盂县同属太原郡。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雁门郡。隋唐两代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文帝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义宁(618)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抚城县。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洛阴县。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侨置于阳曲境内(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通过看以上典籍记载和阳曲县关于盂县的记载可知,盂县的名称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指的是阳曲县境内的“盂县”,后来于大业二年(606)年,原仇县改名为盂县,并将阳曲县境内“故盂县”部分地域划归今盂县,阳曲县境内的“故盂县”地名从此在阳曲县境内消失。故将以上文字概括为三句话:1、盂县是古仇犹国立国之地,建于周灵王三年(前569),距今已有2589年的历史。2、盂邑名称始于春秋时期的昭公二十八(前514年),距今已有2534年的历史。3、隋大业二年(606)原仇县与“故盂城”合为盂县(今县境),至今也有1414年的历史。(陈贵兴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