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打脸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许是求职被拒,也许是结束一段并不美好的亲密关系,严重一些,也许是罹患重病,遭逢意外。
其实,事件带来的压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但事件过后,我们要面对的是惊慌知错,怅然若失的情绪,以及我们大脑中喋喋不休的声音。
无论是哪一种生活中的打脸时刻,都是令人抗拒和厌恶的。
但真正令人无法回避的是,我们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生活发生了一些偏离我们预设的改变:一边是我们“拥有”的现实,另一边是我们“想要”的理想。
1
恢复第一步:善待自己
selfcare,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中文一般会翻译为自我关怀。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我们的大脑总是在我们犯错的时候扮演一个尖酸刻薄、冷漠无情的判官,它会反复地播放对自己的批评、苛责。
纵然,大脑和我们都清楚自我批评没有任何用处,可大脑依旧会乐此不疲地 唠叨着自己对自己的责备。
即使我们知道,要挑战自己的消极思维,要反复 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但 可能大多数人在学习过后发现这些依旧对大脑的批 评毫无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试试允许大脑的声音继续喋喋不休,却不被它影响。
2
恢复第二步:回到当下
当大脑中那些唠唠叨叨的声音已经不再成为你随时需要追逐的兔子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落下锚点。
在面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鸿沟时,除了大脑的声音外,就是眼花缭乱的情绪。它们如同海浪奔涌而来,完全不给你任何反应和考虑的余地,多种情绪编织混杂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让我们避无可避。
苦海无涯,如果我们可以学习在情绪的海浪中落下锚点,就可以在情绪的风暴中保持稳定沉着,静静地等待雨浪的平息。
从情绪的海洋中落下锚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回到当下。
3
恢复第三步:选择立场
能够在情绪的翻涌中保持一个稳定的自我后,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要选择什么样的立场?
万事都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对生活缴械投降,也可以选择做一些意义深远的事情。
过去的事情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只要按照自己的意图选择立场,我们就会重新体验到生命的活力。
4
恢复第四步:发现宝藏
前三步都能搞定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最后一步:发现隐藏在痛苦背后的珍宝。如果我们还是处于焦虑、悲伤或者绝望之中,这句话听起来是天方夜谭。
就像有些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挣扎之后,建立基金会,投资慈善事业,重新使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社会上和自己处境相同的人。
他们并不否认之曾经经历过深深的痛苦,也没有假装毫发无伤,而是在承受一些苦难之后发现了生活的慷慨馈赠。
他们也许失去了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重归于好。他们则带着这样的成就感继续在生活中奋勇前行。
被生活“打脸”,确实值得令人沮丧。但同时也是让我们抓紧成长的机会,如果拒绝这份邀请,我们的生活只会更加糟糕。
我们在经历被生活的“打脸时刻”之后,也可以对生活真心实意地说一句:谢谢你带给我的一切!然后继续负重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