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数据的迷惑与误导性,提出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数据背后的处理逻辑,以及事情真正的因果关系。可是在此之前,数据从哪里来?信息从哪里来?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角度。
我们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就是鼓励我们
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多样的信源,多角度的论证,才会避免盲人摸象的错误和管中窥豹的狭隘。所以,信源的多样性是极其重要的。
盲人摸象如果可以,我们先试图回顾一下自己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是朋友圈?是订阅号?是抖音?还是与亲人朋友之间的闲聊?
如果你的回答是其中一种,那么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了。
以社会事件为例,我们都已经心知肚明,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调查记者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多数媒体已经只剩下传声筒的功能,例如李医生事件已经深刻地表明了这一点。事发之后,所有的媒体都已经有意无意地丧失了去调查事情真相的动力,唯有念稿播音。
如果我们能有多样的信息来源,能听到各方的声音,或许更能努力看到事情的全貌。
这样的信源不仅仅局限指社会事件上,也指经济市场上,人际关系上,专业信息上乃至艺术文化上。
另外,除了有多样的信源以外,在信息泛滥时深度的挖掘和甄别能力也同样重要。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主要的困难在于获取信息的成本非常高,而今,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主要矛盾早就不在于信息匮乏,而在于信息狂轰滥炸之下的甄别能力。
我在朋友圈也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视频,它们只讲情绪,不讲真相,只追求流量和跟风模仿,甚至捏造事实,我们同样要警惕不能不断追求新鲜刺激,而导致沦为随波逐流情绪的宣泄。
同样,即使是高度专业化的学术论文,都要求同行评审,要求实验结果可重复性,这也是对信源的判断和甄别。
美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有一本书叫做《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赫伯特·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后来,又有人认为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的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人,长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而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突破自己的局限,优化自己的信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