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卫星
每年临近中考,我们都会听到、看到许多“严禁跨区招生”“生源保卫战”之类的呼吁或制度。然而也就是一阵风,吹过去就完了,根本没有人真正的去“叫停”,也没有看到违规招生的学校受到任何处罚,甚至还有“谁招收的学生多,谁就有本事”的舆论,这可能有误导的嫌疑,导致家长们很盲目、学生们很无助,全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2021年4月9日,中国教育报上就刊登了一篇“严禁跨区招生,叫停生源保卫战”的文章,又在不少地方引起了热议。
据媒体报道,中考临近,河北衡水临近县打响了“生源保卫战”,不少初三的学生被拉到高中学校直接开始了“高一”的生活。这是当地在遏制优质生源外流行动中采取的无奈行为。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些地区的“超级中学”尤其是民办优质高中,违规跨区域招生扰乱教育生态,更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表现。
然而,这种遏制优质生源流失的方式涉嫌违规提前招生,不是长久之计。教育部已经多次明确,要求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不得提前招生,更不得掐尖招生,严禁高中学校的跨区域招生行为。
很明显,文章的主旨是希望我们所有的学校都要照章办事,讲规矩,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不要把手伸到别人的碗里去抢饭吃,那样难免会造成自己吃撑了,而别人吃不饱的恶性循环。
但是有些学校就是把规章制度当废纸,你定你的规矩,我招我的学生。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却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做法来制止这种混乱,都把制度当儿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来今年再说明年。
年年制定划片招生政策、强调教育公平、提倡教育资源共享、不把学校、教师、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可是上级管理部门却偏偏喜欢给某些学校挂牌子、给某些老师戴帽子、给某些学生定调子……那么,作为学生家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选择最好的老师,于是,上名校择名师也就成为了每年招生季的一股热潮,势不可挡,且年复一年。
可是,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付出巨大代价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名校的家长,有些甚至还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却又想把孩子转出来,转到片内学校,或者是转到不是名校却“真心做教育”的学校来。我真的不知道怎样评价可爱的家长们,一切都是虚荣心在作祟,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何必呢!
我相信,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各种政策、对学校和教师评优评先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表扬先进,树典型立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是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名师名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他们之所以优秀,那是社会、学校、家庭合力教育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想再谈一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的老师。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甚至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跟他们没有关系,所以千方百计不惜重金不计代价让孩子上名校、择名师。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和孩子的不良习惯与自己联系在一起。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的“作品”。
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对孩子全方面的培养;既要教授文化知识,又要教育如何做人。
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我多么希望家长们在择校问题上不再盲目;我多么希望学校之间在生源问题上不再争抢;我多么希望教育管理部门在违规招生问题上不再手软,真正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的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