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悟
2022年叙事者共读的第一本书,是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教师:挑战》。
和许多老师一样,本书也是我教育路上新结缘的一位重要导师,解答着近年来我在教书育人道路上积攒的疑问与困惑,也消除着日积月累的困扰与担忧,带来久旱逢甘霖般的酣畅,也带来了详实的案例分享,可操作性强,值得一读再读。
此书,如清泉流淌在我干涸的心底,滋润与慰藉着我的教育灵魂,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
作者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与阿德勒密切合作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并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在教室里表现出焦躁不安,不服管教,喜欢挑衅……老师必须掌握新的教育技巧,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课堂上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以帮助学孩子调整,传递学科知识。”
“这就需要老师完成思想转变,接受心理学培训,在课堂上运用心理动力学和群体动态的知识,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承担责任改善课堂的氛围,从而向所有孩子长开光明之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带领我们分析教师角色,明确教育挑战,深度了解孩子。带领我们观察自己和孩子,识别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生活方式,洞察心理,纠正行为,改变目的,从而从容应对,跨越原本以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契机为奇迹。
各类挑战
在本书中,为我们总结了5大类老师需要面临的冲突与挑战:与孩子的冲突,与家长的冲突,与校长的冲突,与社区的冲突以及与老师自身的冲突。
其中,与孩子,与家长以及与自身的冲突,让我深有共鸣。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孩子对老师缺乏敬畏之心?”“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呢?”这是我带五年级科学后,从课堂回到办公室后,跟同事们经常抱怨与讨论的话题。
看完此书,我恍然大悟,我们与孩子相处产生困境的原因,是民主进程的发展和人人平等意识的增加,孩子不需要继续服从成人的独裁要求。
因为我第一次带五年级,又是哺乳期带的科学,所以感觉许多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有意或无意地破坏纪律,好几个班的孩子都这样。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对他们太过仁慈,总感觉自己的忍耐极限一次又一次受到挑战。
但是又因为课程紧,时间少,再加上孩子们去实践基地一周,后来又为秋季运动会排练团体操,时间更紧了。
另外,我在课堂上还要带领他们把自主学习高质量完成,导致我们一直处于赶课的紧迫感中,更没有多少时间来和他们进行德育分享和情感交流。
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维持课堂纪律,所以这一学期我的情绪特别容易激动,经常大发雷霆、高声训斥,经常怒火中烧、歇斯底里。
“然而到了五年级左右,第一波学习抵触情绪的高峰期就来到了,尤其在所谓学业后进生中。孩子们对学习不再感兴趣,他们学习只为了考试能够及格而已。再后来,孩子们的厌学情绪继续增加,很多人最后以辍学告终。到了这个阶段,他们学会的是怎么不学习的技巧。”
原来,五年级厌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只因为我原来一直带低年级,再加之当年上五年级的我因为品学兼优,备受各科老师宠爱和青睐,所以不仅未能及时与高年级的孩子共情。
虽然,我在课堂上不会讽刺挖苦那些没有学习动力的孩子,但是我也一直以自己现在是个科学老师为由,认为自己带的班多,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开导、指导那些上课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孩子。
所以,导致我们的师生关系并不很好,甚至还和其中一个特别“顽固”的孩子发生过激烈的正面冲突。我们彼此都很受伤,也都很委屈。
正是对儿童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知识钻研不深,导致我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屡屡受挫,这种挫败感积累了这几年,让我开始有了职业倦怠和习得性无助。
然而,因为不了解这是与自身的冲突,不知道这是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我产生了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适合一辈子做老师?”夜深人静时,我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询问自己。
读完此书,我豁然开朗,因为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性格开朗,幽默健谈,拥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现在需要做的,是认真钻研学习更多教育心理专业知识,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和纠正行为及目的的正确方法,也能够像许多幸福的老师一样,在教育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挑战。
了解孩子
读完此书,我更加懂得“冰山一角” 和 冰山理论“”的含义。自以为挺懂孩子的我,不断修正着原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认知。
第一,不要乱贴标签。
我们平时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给一些令人头疼的孩子,分门别类地贴上诸如“不成熟”“懒惰”“消极攻击”“爱做白日梦”或“天生兴趣不广”等标签。
实际上,“这些标签并不能‘解释’孩子的行为,只是在描述行为而已。”
第二,慎用智商测试。
用智商测试来评估孩子,常常会带来许多有害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显示“低智商”孩子来说,会带来挫败感,需要谨慎使用。
“事实上,孩子真实的能力,创造力以及自发行为,几乎是不能用我们目前的测试方法来进行测量的。”
第三,摒弃独裁强迫。
了解孩子,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用心了解孩子的先天条件、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找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目的,并因材施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