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读一本书,你会发现你舍不得读完它,不知不觉读到了最后,你一抬头,会觉得:哦,已经结束了......但它所带给你的感受却是永远也不会结束。
看完《皮囊》,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我突然觉得我们很多人跟书里的人物有一种相似感,包括我自己,虽然不想承认,但这却是事实。我们跟他们一样有着所谓“大城市”的情结,跟他们一样有着无比骄傲的梦想,跟他们一样有一颗“躁动”的心,跟他们一样容不了旁人说“不”的意见......但这些看似追求青春、年少轻狂、不以为然、满腔热血的认知和举动,实则只是一群最不敢打破规则,最不敢轻举妄动人的叫嚣罢了,只是自认为不普通的普通人。
阿小,一个永远在为去香港做准备的小孩,一个永远穿着皮鞋、白袜子,白衬衫的小孩,似乎白色就是一种城市文明的象征,一种充满神秘感,让人们无比好奇的色彩。他的确不属于这个小镇,当他谈论起他那在香港打拼的哥哥时,那种发自内心崇拜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他多么希望有一天他也能打着耳洞,穿着宽松破洞牛仔裤,骑着摩托车载着心爱的女人深夜飙车......我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阿小说这些话时眼睛里发出的光。只是多年以后,在香港生活不易的他终究还是承认:那个我看不起的小镇才是我的家。回过头来想,其实当初他所追求向往的只是那种感觉罢了,一种能满足他欲望的感觉。一直以来我们都活得自欺欺人,我们都明知道答案,却不敢去承认,还要装出一副我很好的皮囊。厚朴,一个那种打着青春的名号追求所谓的梦想,堂而皇之的做出一些放浪,叛逆的事,这不是追梦,这是毁梦,你在看低自己的同时,也看低了别人。每次看到这一群群散发着荷尔蒙,并为之疯狂的人们,这么努力的追求所谓的青春,那么追求完之后呢?意义何在?
“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甚至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不要做踩在云端的人,这样真的没有真实感。我们终究是要回归生活,而生活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它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和回答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