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天早起,5:15的闹钟,5:30坐下来开始做事。
昨天早晨往下读了一半《王者速读法》,还是有很多感触的。之前听了张同学的速读课程,特来对比二者的异同和收获。
王者速读法和张的读书法异同点
王者速读法这本书提倡不逐字逐句读,而是跳读。这和说话像罗振宇的那个小伙子(张)一样,都以跳读来加快速度。
甚至二者的主要理论都是相似的——读书先看整体,看这本书的介绍、序言、前言、目录等,了解这本书的基本架构、主要难点、重点在哪,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读。然后把书快速浏览一遍,大约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大致了解书中所讲,以免只看目录去找内容遗漏重要细节。最后,再翻开书,找到重点的部分精读、理解。
二者也有不同。
首先,王者速读法给出了具体的时间,也就是一本书给30分钟。并将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划分:5分钟,看封面、序言、目录等内容;5分钟,快速浏览书中内容;20分钟,进行仔细的精读,汲取书中精华。而张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参考,只是说了个大致。
对于我这种同志,最害怕给自己定计划,订多了怕完不成,订少了怕没效果。王者速读法给了具体的时间划分,让我感到比较安心。
第二,关于快速浏览部分。王者速读法给出了快速浏览的具体参考,就是用五分钟的时间,每页停留两秒钟,一直往后看,主要关注书中的插图、表格、标题之类的内容,不要怕忘记,看就是了。相对来说,张没有提到只看插图、表格等内容,而是让看大小标题,重复出现的词汇等。
对于这一点就仁者见仁了。王者速读法其实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参考做法,但其实二者是基本相同的。也就是快速浏览的这一个步骤,主要目的是让你知道每个部分都在讲什么,用了多大篇幅,让你对整本书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张举的例子非常好,快速浏览就好像你在一个高中,把整个教学楼从上到下走了一遍,虽然你不知道每个班里的学生都是谁,但是你大概知道了每个班的位置,哪一块区域有哪几个班。这样,以后如果想找谁,就可以马上知道大概在哪里可以找到ta了。这个比喻非常绝妙,快速浏览这一步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王者速读法不仅介绍了速读(跳读)的基本方法,还在后面针对不同种类的书给予了不同的速读建议。这很科学。而且,王者速读法还提到,跳读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其实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在看任何书的时候,都可以遵循这个步骤——序言目录、快速浏览、精准阅读,只是精准阅读的量到底有多大而已。
读书到底是否要通读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我。
王者速读法里面也有解答。书里提到,大家之所以嫌恶跳读,是因为总害怕有些重要部分因此而遗漏,找不回来了。作者表示,一方面,二八原则,一本书的80%的精华,你可以用20%的时间汲取;剩下的20%内容,你需要用80%的时间去汲取。这一点张也提到过,通读就是把作者用来起承转合、前情铺垫等话,和真正的重点内容都过了一遍,多花了很多时间,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书可以看很多遍,就算这次略过了,下次看的时候也有可能再看到。如果碰到实在看不懂的,那就大胆、潇洒地掠过,因为你可能为此花了很多时间,依然弄不懂,因为这些内容对你来说已经“超纲”了。或许等你相关知识有所积累之后再来看这些就秒懂了。所以不必纠结,读书汲取精华,是很优秀的选择。
另外,书是仆人,可以随时用来重新阅读。不要把书想成只能看一遍的东西,加重自己的思想负担。读完之后忘记了内容,完全可以拿来再看一下。总之,王者速读法所谓的读了一遍书,就是使用大概3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书大体看了一遍,吸收80%左右的内容。其实未来还可以看很多遍。这又和通读一遍又一遍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
所以,其实有的书需要通读,比如小说;而有的书就只需要略读,比如一些方法论之类的读物。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花一点点时间进行甄别,就可以节省下来很多珍贵的时间,用来浏览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而这个一点点的时间,其实不长,也就五分钟到十分钟而已。那么,这个尽职调查,从效率角度来说,是不是很合适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