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是需要勤奋和天赋的。特别是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更是离不开天赋,有时天赋比勤奋更重要。都说勤能补拙,这要看做什么事,就书法而言,我的体会是,天赋就比勤奋重要。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离石农业局有一位书法奇才。他的名字叫温卓柱,还是温抓住,我也说不好应该是那两个字才对。
温当时也就四十岁左右,生的身材矮小,肤色黝黑。他不油头不粉面,穿戴也从不讲究,经常是原生态的样子。
特别是长在他面部上的五官,粗糙干皱,一付眉毛很粗鼻较大的神态。还有鼻子下边哪两片上下搭配不怎么一致的厚嘴唇,把自己表达的更加棱角分明不拘一格。整个人犹如雕塑一般粗糙深邃老沉。
温经常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更显他其貌不扬,怎么看都是一个十足的乡野农夫。
其实他是一位机关干部,也能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温本性忠厚老实、淳朴善良。虽不善言谈、但也为人谦和,低调踏实。他在农业局上班,下班回家后,还种着自家的自留地家里其他成员几亩责任田。
我当时住在离农业局不远的检察院宿舍,常见他骑辆破自行车,摇摇晃晃地往返奔波在单位和田家会村的家之间。
哪个年代县里有什么重大的活动,需要写醒目的标语、横幅或公告之类的毛笔大字,都会请他来写,只有他的字才能配得上这场活动的隆重与热烈,才可以衬托出活动场所的磅礴大气、庄重典雅和严肃的气氛。
温卓柱的字真是狂野不拘,气吞山河。笔走龙蛇、一字见心、书真楷行。不论你横看还是竖观,都会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有一种气韵流畅、巧夺天工风格,每个字都是华美自然、平和通达、有大师造化的感觉。
温卓柱是离石县哪个年代一位难得书法奇才,是天赐赋成的一个书法大家。不能说是当时无人能及 ,就是迄今为止,也甚少有人超越。
温先生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在这新春佳节的时候,祝他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二零二三年二月一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