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位执教传统文化的大学老师聊了整整三个半小时,她说的东西有的是第一次听,有的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同频共振。对方是一个非常渊博知性的女性,年长我很多岁,很幸运,结交到很多学养深厚的贵人。
我们的相识源于一次工作接待,就是一次简单会晤,让我们在洽谈时碰撞出火花,我没有特意接住对方的话,但是会议那么多人,我们彼此确认懂得对方在讲什么。尤其是对方作为一个女性,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她完全没有美艳的容颜、傲人的青春,但是优雅如一束光。
她讲的很多话,我都无法重复地记忆下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海绵,稍微一挤就可以落下水,而我张口狂饮。人生站在这个当口,对自己比较满意。而且在需要的时候,总有合适的东西填补过来。
很多人无条件地信任我,无条件帮助我。而我一直在说,有什么可以帮您做的。毕竟对方跟我的沟通和交流,是在向下兼容,而我也要为其提供价值,毕竟没有谁会有时间和耐心愿意带领一个小年轻往前走,其实是我对于人际关系太不放松了。试想那些年长我很多岁的忘年交,他们她们又愿意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回报呢?不过是相信我这个人,愿意跟我更为朋友。
这位老师说的很多东西我都想记住,可惜都忘记了,只记住她说我的观照能力很强,是有慧根的人。并告诉我,“烦恼即菩提。”说的多好啊,有美感有哲思有大彻大悟的开解与豁达。
我们每个人都有阴暗面,也有人性的弱点。《梁冬说庄子·齐物论》中讲到,每个好人都有龌龊的一面,只是没有机会去做。每个坏人也有宝贵的品质。我觉得蛮好,这是个通透真实不做作的人,也是个不装的人。
虽然有些章节只是提出有趣的金句观点,并没有掰开揉碎论证观点,篇幅寥寥数言,略显敷衍和浅淡,但是说出一两句道出人生真谛的大实话,就是不简单的作者。
最近也在看《文学回忆录》《道德书简》甚至还穿插看了《老人与海》,很多话语让人泪湿眼眶。时间宝贵,一定先看经典,否则一样的时间是喝碗参汤还是喝碗豆汁,全凭选择了阅读的经典抑或阅读的普通读物。
木心讲孔子、老子、庄子,跟今天老师讲的《论语》,角度各不相同,很幸运能听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孔孟思想,接地气的探讨当代人的痛苦与焦虑。用古人的智慧打出样板,告诉我们真实的生活,真正的灵修,这一切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不管中西方不管古代还是当代,人们的心灵并没有进化,反而是衰退,甚至迷失了心的方向。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找寻自己是谁?当不再考虑一个人的财富名望地位,你该如何对待他?这是一个超级好的追问。想要获得的人爵和天爵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好的人生问题。
塞涅卡说,那些能轻易赐予你的也会被轻易拿走。就跟红楼一样,眼看高楼起眼看宴宾客眼看楼塌了。所以,我们到底是谁?要成为谁?就像稻盛和夫所说,让我们死亡的时候的灵魂比出生的时候更美好纯净一点。
很多人对“道德”“正义”不屑一顾,感觉我们在谈论笑话,可是这些美德才是我们终其一生获取幸福的人生航船的压舱石。那些名利物欲地位都是随风而逝的身外之物。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任何让自己拧巴的事情都不应该选择,自由正义勇敢善良才是生命最美的华服。
即便我们每天遇到很多糟心事,但是都可以对它们保持认知距离,把消极的事情理性分析为积极的事情。我们从不会遇到悲伤的事情,我们遇到的只是对事情不悲观的态度。
烦恼即菩提,多美啊。生活的美学哲思莫过于此,人的心性也在每一个烦恼中,勇敢一点,积极转化,望见菩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