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谁?
——读《乡下人的悲歌》
—,
这几天,趁着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抓紧时间读了一本《乡下人的悲歌》。
这书的作者叫J. D. 万斯,一位美国80后,书不是小说,不是散文,而是一部回忆录,是一部个人经历的纪实。

作者出生于肯塔基,成长于俄亥俄州一个叫米德尔敦的小镇。他和他的一大家人是苏格兰—爱尔兰移民的后裔,纯白人,基督徒;他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由姥姥姥爷带大;他参加过海军陆战队,曾经在阿富汗服役;他是他们家族以及他那个小镇唯一上过耶鲁大学的人;他现在是个律师,有美满的生活。然而,上述这些经历肯定不足以让他的回忆录引人瞩目。事实上,他的书之所以在美国成为热门畅销书,是因为他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那样一类人——“乡下人(Hillbilly)”,即生活在中西部“铁锈地带”的白人工人阶级。
二,
如人们所知,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坚定的支持者来自美国中西部的白人。过去,有人把中西部的白人称为“红脖子”,意思是那些人常年在室外劳动,脖子上有褪不去的红色(白人晒不黑,只能晒红)。但那个称呼远远不是肤色的某种变化所能概括的。它的含义中,包括粗鲁、低俗、没文化、头脑简单,等等。有很长时间,我一直以为“红脖子”就是指农场主和农民,现在才知道,“红脖子”包括“乡下人”。因为美国从事农业的人不多,白人工人阶级甚至是“红脖子”的主要力量。
“乡下人”并不否认别人认为他们粗鲁、低俗等等的评价,但他们同时自认为有豪爽、坚定、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忠诚、虔诚、乐于助人等等的美德。
他们是拥护持枪者,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怀念美国建国时期的荣耀,对全球化和随之而来的移民有深深的疑虑,甚至仇恨。当然,他们把特朗普视为代言人。
但是,为什么呢?
三,

最近这些年去过美国中西部的人可能会注意到,那里的高速路已经很久没有翻修了,路边的加油站设施简陋(加油机都是不断更新的,那是石油公司配置的)。一些中小城镇房屋陈旧,商业服务业凋敝,人气不旺,冷冷清清。这,正是作者笔下米德尔敦镇的写照。
作者介绍说,米镇曾经属于阿姆科(Armco)钢铁公司的地盘,许多镇上人都在该公司工作,作为公司蓝领能有不错的收入。相应的,城镇需要的商业服务业也很发达,类似汽车维修工、水管工等等都能成为“准中产阶级”。
但是,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后,美国的钢铁行业以及大量制造业逐渐萎缩,随着阿姆科公司之类的企业离开,中西部许多小城镇居民开始失业。有些人,家里有些积蓄,比较早就卖掉房子,移居到那些大城市。更多的人,连搬迁的钱都不够,房子越来越贬值,只好留下来,慢慢熬,慢慢混。
不错,就是混。作者介绍说,从她母亲那一代(60后),小镇有越来越多的人高中未毕业就辍学,早婚,然后离婚。很多人吸毒,酗酒,赌博,卖淫。到了作者这一代(80后),情况更严重了。作者说,他曾经生活的小镇,原来的大型超市,商店,,饭馆,咖啡馆,酒吧,文化活动中心(可以举办音乐会)等都关门大吉。镇上如今只有一家杂货店,两三家快餐店。作者自己感叹,能够通过上大学走出小镇,进入一个向上通道,简直是个奇迹。而他的许多小伙伴,向上通道基本被堵死了。
小镇上的人之所以混到这般地步,当然不能都是外部的原因。作者承认,镇上的人普遍“又笨又懒”,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肯通过勤奋的劳动去改变命运。“30%的年轻人一星期的工作时间不超过20个小时”。作者记述了一个年轻人的经历:他还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几乎天天迟到,上班时经常上厕所,而且一去就是几十分钟。于是,老板不得不辞退他。而他却非常委屈地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事实上,像这样能主动找工作的人真的是够努力了,作者说,他的一个邻居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家人就是靠政府救济和各种“慈善施舍”生活。
可以想象,当这样一群人听特朗普说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要退出各种与全球化有关的协议并且反对“不公平的贸易”时,他们是多么激动!他们认为,特朗普就是上帝派来救他们的人!特朗普说,美国人的工作让中国人抢走了,他们说“耶斯”,因为这是掩饰自己问题的现成理由。特朗普说,美国的媒体不可信,他们说“耶斯”,因为他们中认为媒体可信的比例低于3%。特朗普说,民主党那些人不会有好的政策,他们说“耶斯”,因为他们一直强烈反对和鄙视那些“自由主义的精英”,认为那些精英纵容移民,袒护黑人,为同性恋者说话,忽视了“美国建国者”的继承人——白人们的利益。特朗普说,新冠病毒不用戴口罩,他们说“耶斯”,因为,他们可能买不起口罩?总之,在别人看来特朗普满嘴跑火车,粗鲁愚昧,反智,疯狂,而“乡下人”恰恰认为特朗普实在,真诚,贴近自己的生活,说的话动听。
尽管美国的精英阶层实力强大,尽管常青藤名校的毕业生们、《纽约时报》和CNN等媒体的编辑们、NBA和好莱坞的某些明星们、尤其是硅谷的大腕和华尔街的大亨们统统与特朗普划线,反对他甚至嘲弄他,但,特朗普就是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比如这次大选,据计算投票给拜登的是7400万人,而投票给特朗普的也有7000万人)。如果说,支持拜登的人,观点五花八门,不少人并非赞同拜登而只是讨厌特朗普;那么,支持特朗普的人立场更加鲜明,意志更为统一。有这样的支持者,特朗普会不会有人生终得知己的感慨呢?
作者提到过“乡下人”的一个细节:他们热衷于参军打仗。二战以来,作者家乡的参军者全部都是自愿的。想象一下,那些退伍老兵+持枪者+失业(或者工作、收入极不稳定)+某些“白人至上”的观点+一定程度的宗教虔诚,这样一群背景独特的“乡下人”,其能量能够低估吗?城里的精英本来就被“乡下人”认为是冷漠的、虚伪的、疏离的、不可信的,经过这次大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更加撕裂?拜登,或者美国的制度能弥合那些矛盾吗?“乡下人”的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以何种形式爆发或者宣泄?美国的“福利”能不能满足所有那些不想工作却想得到很多享受的美国人?
慢慢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