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关,有的孩子读书的时候会跳字,看得很快,容易囫囵吞枣。
孩子们做错题的时候,老师经常说,要注意审题。我觉得有的时候是孩子没有理解题意,有的时候是就没看仔细。
尤其是做数学题的时候,大家应该有感受。经常来问题,说有一道题不会做。让他们多读几遍,你还没教呢,他就说,会了。
小朋友的阅读习惯会根据阅读的目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阅读习惯。
如果是有明确目的的阅读,比如说要提问,做阅读理解,那阅读就需要很细致,去关注细节。但是如果是平时消遣性的,小朋友一般随自己喜好去阅读,关注情节,有些跳过,有些略读。
略读本身也是阅读的一种能力,毕竟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我们逐字逐句去看的。
如果想要小朋友专注在读题上,提高读题的准确率,慢下来。有两个建议,参考下哈:
1、小朋友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来问的时候,不要轻易解答。
先让她读,第一遍不懂,读3遍,还不行读5遍。如果还是不能理解,我们读给他们听,甚至可以指读。指读可以关注到题中他们忽略的细节。
有的时候,我们还在读呢,他们就懂了。说明他们读题的时候,一是有可能不走心;二是反复读题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
2、引导小朋友在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不要轻易放弃,养成多读几遍题的习惯。习惯是要慢慢培养的,这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己思考的一个好习惯。
3、指读。指读可以提高阅读的专注力。
打卡团中,尤其是儿歌和英语这种启蒙的打卡团,认读启蒙的,指读帮助很大,可以帮助孩子关注到细节。
还有,关于专注力的重要一点,上午漏了。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专注力的核心不是在于要培养,而是不要去破坏。
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尽量给与单纯简单的环境,不要太过喧哗和嘈杂。
当孩子精神高度集中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去打断他们和干扰他们。
举个例子,做作业的时候,一会儿问问要不要喝水,一会儿问问要不要吃点东西。
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做游戏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去打断他们的进程。
小朋友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他们很容易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分心,这也本是天性。
但是表现在课堂和做作业上,会被认为专注力不够。
我们可以做一下改进,帮助他们提升这方面的专注度。就是尽量减少周边事物对他们的干扰和吸引力。
具体点说,铅笔、橡皮、笔袋,不要带的花里胡哨,越简单越好。没必要的东西不要摊在桌子上,越干净越好。
家里的氛围也是一样的。
孩子做作业、读书的时候,不要在边上看电视、打游戏,很简单的道理。谁不想玩呢。
最好是一起读、一起看,都坐在桌子边。
小朋友可以专注的时间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长的。
这个要逐步练习,可以逐步培养。比如阅读,到3、4年级,小朋友开始开长篇,能够读厚书,能够长时间1-2小时去看书,这都是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