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远古时期,自从人类有了固定住所“窗”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了。甲骨文里有“窗”的写法,成语里有“窗”的故事,唐诗宋词里有“窗”的歌声——窗,是那样普通常见,又是如此的风流多情。
茅盾笔下的《天窗》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近日在反复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对“天窗”的含义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屋顶装着玻璃的小方洞——大人们眼里的天窗
天窗是什么?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从乡下房子前面的木板窗入手,引入天窗的作用:为了使“黑得像地洞似的”屋子有些亮光,“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这是常人眼中的天窗,它的存在为了弥补是木板窗的不足,是为了通风采光而在屋顶上开的一个装置。
二、唯一的慰藉——孩子们眼里的天窗
天窗开在屋顶,而且是“玻璃”的,透明的,于是孩子就有了从屋里看外界的“通道”。
天窗为什么会成为孩子们眼中“唯一的慰藉”呢?在这里作者着力描述了“雨天”和“晚上”两种情况。
夏季阵雨来到的时候孩子们是“顶喜欢”在雨里跑跳的,看闪电、踩泥坑,这些在大人们眼中不规矩不安全的行为偏偏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不是不懂得循规蹈矩,而是这天地间有太多让他们感到好奇、感到有趣的事物了!
然而大人们是不允许孩子们冒着危险在雨地里跑跳的,当孩子们被唤进屋子,在关闭了木板窗、“黑得像地洞似的”屋里,天窗就成了唯一的能让孩子们看到外面世界的通道了。隔着透明的玻璃,孩子们看到雨落在天窗上,看到闪电划过天空,然后孩子们的小脑袋里就开始展开无限的想象——那雨滴一定是长着脚的,它们在窗外跳着蹦着,玩得多开心啊!是谁挥舞着闪电做的带子,在天地间载歌载舞?
天窗,弥补了孩子们不能在雨地里玩耍的遗憾;天窗,给了孩子们心灵的自由;天窗,给了孩子们丰富想象的机会。我尝想,假如没有天窗,没有让孩子们看到雨滴、闪电的机会,孩子们还会想象出那么多有趣的情景吗?亦或者,孩子们真的站在雨地里,亲眼看到了大雨和闪电,能比他们想象出来的场景更强烈、更震撼吗?一定是不能的,因为“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因为“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第六、七自然段和第四、五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先说明天窗在什么情况下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然后再用一句话描述孩子们看到的和想象到的事物,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用一句话总结。透过小小的天窗,我们看到的是极其有限的事物,然而正因为所见的事物的“虚无”才留给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通过孩子们想象的构画,原本单调的事物变得多姿多彩、美丽神奇,怪不得作者多年之后回忆起当年的感受,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三、一方小小的神奇的空白——作家眼里的天窗
多年之后,当作者再次回想起天窗的时候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呢?说它“小”,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天窗原本就是开在屋顶上的一个小方洞;说它是“空白”,也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这里确实没有固定的、丰富的事物,没有开阔的视野。但是正因为它是“空白”的,才有了孩子们展开想象的机会:“想到宇宙的秘密”“联想到种种事件”。
这些“秘密”这些“事件”当然都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孩子们却能想得出来,。是谁开启了孩子们的视野和智慧?是天窗。正因为天窗让孩子们看到的“少”的,所以孩子们才要努力地去想象“多”的;正因为天窗让孩子们看到的是“虚”的、不确定的,所以孩子要努力地去想象“实”的;正因为天窗让孩子们看到的是“无”的、看不到什么,所以孩子们要努力去想象“有”的,自己在脑海中创建一个事物、一个场景、一个故事……
正如李渔所说:“同一事也,同一物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也就是说事物的表象会因人们的想象加工,而变出更完美的意象。
读到这里我们不妨反向思考:如果天窗是一个个巨大的落地窗能够清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还有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吗?想来未必,因为太过真实具体的感知反而会局限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所以说“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天窗虽小,却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解读天窗,打开的是心灵之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