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代入感

作者: 丫萍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6:32 被阅读108次
    小说的代入感

    小说的代入感,这是表现层面的。技巧也是有的——直接描写。

    比如:

    我不止一次看到他,从我们家的鸡窝里拿了鸡蛋,骑在墙头上,直接磕到嘴里喝掉。等我捡起地上的土坷垃,还没等扔出去,他早就猴子般溜走了。

    改为:“他从我们家的鸡窝里拿了鸡蛋,骑在墙头上,直接磕到嘴里喝掉。我捡起地上的土坷垃,还没等扔出去,他早就猴子般溜走了。”

    描写,就是写眼前发生的,这样就比较鲜活了,彩色电影一般,否则像老照片,色彩模糊暗淡,读来无感。

    描写眼前发生的事儿,你进去了状态,画面随着描写展开。随着描写时空逐渐形成,这就是创造了一个小世界,你在描写的时候会唤醒记忆,一些场景甚至令自己惊讶。

    描写过去的事,当作者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自然显得扁平。

    另外,当你处于旁观者的视角,很容易以叙述代替描写,心理描写便缺失,人物的所思所想,你有距离感,心理无从捕捉。

    写作是探索、搭建、展示、表现的过程,你不将镜头拉近,故事便会以一团映像向你表达一个结论——某人死了,某人失恋了,他是被别人害的,他是自甘堕落的……诸如此类的结论会不断提醒你,以至于你恨不得立刻将答案揭晓,这就是“结果导向”,你不是在写作,而是在发布一个公告。

    处于如此勉强的处境,你只能快速推进,必不能徐徐展开。

    人的心理波动的轨迹,事情的前因后果的交代,很难做到不蔓不枝,丝丝入扣,作品被迅速催肥宰杀,读者读起来味同嚼蜡。

    作品作为一个潜在的审美品,它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得到表现的。作品构建的世界是否完整和谐,取决于作品提供了什么,同时引发了读者怎样的想象,来填补作品的空白域。没有代入感,读者不能参与到想象的建构,作者就成了独角戏,罗列了一些事实和人物,缺少了读者的配合,无异于自说自话。

    有很多初学写作的朋友说,我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一定会好。作品和真人真事的关联是微小的,每个读者都见过很多真人真事,你提供的人和事即便非常新奇,也不过是你遇到的人和事,对于读者只是一次快餐式的消费而已,因为它不关读者的事。只有调动读者的情和意的参与,读者才能获得感受,引发共鸣。你可以灌输人物和故事,但不能灌输情和意。

    好厨子不会喋喋不休,他会将一盘菜放在你面前,散发着香气,让你不由自主举起筷子,去品味其中的滋味。

    小说的代入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的代入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y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