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用四个词来概括就是聪明/懒惰/勤奋/愚蠢/,最优秀的人聪明而勤奋,二等人聪明但懒惰,三等人愚蠢又懒惰,最糟糕的是四等人,愚蠢却勤奋,最害怕的就是这第四种人,愚蠢却勤奋,我不知道你属于这其中的哪一种,但都希望可以听听我接下来要说的。
白岩松算是一个时代新闻的标志性人物吧,我起初对他的记忆是主持东方时空和主持感动中国这两档节目,一个总是在报道新闻的新闻人,一个总在诉说故事的媒体人,他的话不谄媚,简单直白,像他的人一样不做作,总是想替老百姓说点什么,并竭尽全力。
《白说》是白岩松整理自己多年的演讲稿编辑而成,他把每一篇的演讲,又重新看了一遍又重新写了自己的读后感,有点像长大后的我们在翻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当年写的日记一样,这其中的一定会有勾起你当年的回忆和心情,但随着时间的迁移,你现在在回头看当年所写所悟也一定会有现在的感情变化和新的感受,这里面有对岁月,有对当下,更有对未来的不同感受,但有几个点是一直坚持的,也对我的影响最大,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聊聊。
关于读书
我曾参加过一个读书的节目,那一期邀请的嘉宾就是白岩松,我很幸运在现场目睹其风采,他比我在电视上所看到的要瘦小很多,但人格外精神,说话的时候还是很沉稳,回答每一个问题,有着新闻人的严谨和格局,当主持人让其按照节目惯例给大家推荐书的时候,白岩松说我很少给人推荐书,因为每一本书对我都有影响,因年龄不同读出来的味道也不相同,但非要推荐一本的话,我会推荐新华字典,因为这本书对我的意义甚大,每一个字,每一个解释都是让我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在《白说》这本书里白岩松谈到了很多书对他的影响,每一本书都对其生命有一些印记,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也会给你不同的营养, 互联网大门打开了,世界的门也随之打开,但也是有代价的,白岩松说有些书籍看了目录就觉得读完了,有的书读完三分之一就觉得理解了,但有的书你读了好几遍才觉得真正的悟出道理来,阅读图书还是要选择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攀登它,你甚至应该找一些你读着“别扭”的书,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找一些跟自己气味相投的书,往往提高和挑战就在于那些跟你有一些不一样的书,要是能在其中读出乐趣,那才是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
读书是一个人的旅程,你的焦虑也许不会因为读了书就减少了,但你总会在知道很多人在转折点的种种做法,从而给自己多了一个选项,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读到自己。
关于历事
也许你和我一样都没有经历过很多苦难和故事,也不会像白岩松一样采访和见证过很多事情的发生,我就说件小事,我常常感叹自己什么都没干就到这个岁数了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老了,可是很多事情自己却做不来,就比如恋爱,我们都习惯于两个人拿手机互动,真的见了面反到不知道要说什么,经历的越来越互联网化,越来越国际化,可真正的感受到的和经历过的反到越来越少,也更让现在的都市人有一种孤独感,我曾看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常常会让我心如刀绞,这感受一方面是情节设计的精妙,另一方面也是作者经历的事情很多后,所生出来的感受,让人觉的触碰心灵,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导演拍出的影片对人的感受是不一样,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混了”很多日子,我希望看文章的你,在三十岁之前拼命折腾和尝试,不需要考虑物质回报,经历的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优秀是什么,但是一旦过了三十岁之后,你反到要做减法,打深井,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
历事,是我们每天所必需面对的,只是有些时候我们习惯了安逸,反而对变化和不确定让人产生很深的焦虑和害怕,三十岁之前多做加法,尽可能让自己多体验,三十岁后反而是个转折点,请做好减法。
关于理想
理想这个词已经快被说烂了,因为说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从幼儿园就开始被问起,你的理想是什么?可有一点你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小孩子对理想的确立很确定,越大反而对理想越不在乎,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我前一阵子看了大鹏导演的电影《缝纫机乐队》,看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不开心,可在笑的背后我还真被这个为了理想打拼的年轻人深深吸引,找来的他的书一看,电影里的很多情节正是他自己为了理想而所经历的人和事,在看他的一路走来,更觉得有个东西支撑着它,那个被人说烂的‘理想“,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很幸福,虽然在寻求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阻碍,可这就是理想的魅力,它真的会在你迷茫的时候显示出光芒,然后引导你进一步的靠近它,我算是一个积极的人,不过总是伴随着纠结,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现在容易纠结,就是因为我不记得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了,看到别人取得收获,为其开心的同时,也在逼迫自己,而只是照葫芦画瓢,内心深处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关于理想,希望你能早点找到它,然后所有人的建议和经历,才会变成你去实现它的心法,才会激励着你,但前提你得找打它。
谁的话也不能兴邦,也不能丧邦,声音只是一种表达,白不白说,能不能有效果得看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