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1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1

作者: 蓝天白云XM | 来源:发表于2023-02-13 17:46 被阅读0次

    前言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

    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简化教育这件事,让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原来美好的教育是简单的,自己也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本书有着统一的逻辑和价值观,它的一切论点都建立在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经典永不过时,而人性总是相通的。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

    第一章,保卫纯真童年

    1,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到处乱画几乎是一种必然。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

    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我认为“少就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

    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那样做之类的限制,并且他早早的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发展。

    大约在圆圆四五岁时,我给她买了一套《恐龙》,通过那套书,圆圆了解到恐龙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人说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十分相信这句话,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灵魂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力量,必须在幼儿期萌发,茁壮,否则就会萎缩。

    几乎每个孩子都带着某种天赋和偏好出生,“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并非倡导孩子满家乱画,这里想强调的是,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价值千金。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

    “规矩”固然是社会生活的必需,人们常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但是在儿童教育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不要急于给孩子立规矩,尤其在他们认识世界的初期。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和习惯,但道德或习惯的教育不能仅仅以“限制”来实现,它应该是以“榜样”和“信任”来实现。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着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果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乃至萎缩;压抑感还容易刺激出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症状。

    几乎所有人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却大相迳庭。有太多的家长或老师表现出行为与目标的分裂,这些分裂表现为,一边赞美着创造力,一边刻意培养谨小慎微的人;一边欣赏着宽容,一边对孩子苛求挑剔,一边呼吁着要尊重孩子,一边执行棍棒或羞辱教育。

    学校教育固然有其弊端。但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处处受限,不能做一点点反常规的事,不能有一点点出格行为,创造力和探索意识被处处压抑,早早萎缩,如何能指望学校培养出爱因斯坦呢?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并非把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或科学家,也不是怂恿孩子干出格的事或干坏事,而是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

    理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

    2,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的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

    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成人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早早的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有以下几方面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觉察到社会竞争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还孩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愉快轻松的成长。

    解除竞争压力,制度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靠意识来解决。成人自己要反思竞争的尺度和意义,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可以说,哪里有虚荣,哪里就有自我伤害。

    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这正是俗话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

    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设想,一个孩子如果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3,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记自己也曾幼小过,就不应该忘记自己也曾马虎过。回头想想自己的成长,到底是严苛的责难让我们立即变得细致,还是宽容和时间帮助我们慢慢完善?

    4,“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互相发生点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长不必把这看成是问题,不必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气。

    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重时简单的拉开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道理可以简单讲一下,不讲也行,关键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这看似有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我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三不原则看似消极,意义却非常积极。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人破坏性的参与,而且它内含一种信念: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

    这个信念的确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学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上。没有这个信念,“三不原则”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

    很多家长在开始接触到这个原则时,总是将信将疑,一旦在生活中尝试验证,绝大多数人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对儿童的能力也会就此有新的认识。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邻里小朋友的相处,在双胞胎或多子女家庭,以及幼儿园或小学里都照样管用,因为天下的孩子都一样。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

    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们闹矛盾,孩子间一发生点儿什么事,家长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没尽到责任,也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好管教孩子。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

    现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决不让别人欺负。或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主动打别人,如果别人打你,你必须要还手。

    这样一种教导,可能让孩子学会不吃亏,但人生很长,“不吃亏”到底是一道护身符还是一种隐患?

    中国传统智慧“吃亏是福”被无数人奉为一种生存哲学。它强调的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以豁达之心看待事实,所以它不是来自压抑,而是来自气度和容量。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教导不吃亏,怎么指望他能在成年后体悟出“吃亏是福”的深意,怎么能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襟?

    当然,没必要走极端。

    有些家长深谙吃亏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养孩子无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时,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让,这种做法也不对,也是走极端了。

    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表现恰好符合你的理想。他可能是强势的,也可能是柔弱的,可能是狡黠的,也可能是厚道的。

    这些特征并不代表他将来就是怎样一个人,只要他在和同伴玩耍时是快乐的,内心是纯净的,就是好的。

    良好的同伴关系本身就是成长的营养品,能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滋养,成长得健康。

    对世界怀有美好的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并不冲突。家长应该把人际交往中各种潜在的危险告诉孩子,比如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或媒体报道了什么相关内容,就事论事地跟孩子谈谈,让孩子增加些常识。

    生活本来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规有意外。知道世界有黑暗,不等于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于毫无防范心理,这是你对社会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教育孩子应拿出的示范。

    5,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面意识的匮乏:第一缺少“尊重”的心理基础,即信任;第二是没找到实现“尊重”的路径,不知道能带他走上这条途径的,是一块意想不到的路标:自由。

    自由,在教育上,这个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但在生活中,却最容易丢失的也是这个词!卢梭曾为此叹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尤其在当下中国,由于我们多年来热衷于讲纪律、讲严格,所以“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词。尤其在教育上,人们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

    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终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坏毛病?这个担心没必要。

    有位家长把他给儿子定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发给我,请让我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但再完美的计划都需要孩子自己来执行,如果一直以来,孩子“完美计划”都由家长所定,并在家长的督促下执行计划,那么他就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计划能力和执行力,他内心生长最多的是服从和逆反,以及无力感。

    所以,如果家长只在计划的完美与否上打转转,不给孩子自由决断的机会,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那么完美计划将永远是一纸空文。

    对于不能给她玩儿的刀和打火机等,我也不会简单生硬的拒绝,而是拿着刀去切肉给她看,告诉她刀能把手指割破了,只有等她长大了才能用刀。

    还用打火机点燃报纸和布条给她看,告诉她如果玩火,有可能会把家里的东西点燃,我们的整个房子就都变成盆里灰烬那个样子,她可爱的布娃娃也会变成那样,所以也不能玩火。

    因为我们平时很少限制她,所以她非常听话,对于不让她动的刀、火、电源插座等都躲得远远的。

    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但这不应该成为限制孩子自由活动的理由。确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很多东西都有潜在的危险,如筷子,汤勺,铅笔,塑料袋等。

    保护孩子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限制他接触到这些东西,而是需要家长尽到引导和监督责任,告诉孩子如何安全地玩,并在旁边看管好孩子。

    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不去关注它,甚至可以不承认它,但绝不能缺少它。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cs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