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家里通电话,父亲告诉我,奶奶家的保姆辞活不干了。我一点也不奇怪,这是迟早的事。
年初,奶奶大病了一场,出院后身体非常虚弱,需要有人专门照顾。父亲考虑,得去劳务市场聘一个保姆,工钱多少不重要,关键要人好,勤快,靠得住。
后来,经人推荐,找到了一个。试工几天,感觉不错,就定她了。父亲跟她谈,说你好好干活,把老人照顾好,我们都是实在人,不会亏待你。后来确实,给她开的工钱远高于市场价格。
起初,一切都还不错。只是这个保姆是外地人,自己家里也一大堆事,经常提出请假,想回家看看。关于这一点,我跟父亲意见不一致。我说,请假可以,但得约定好,每月休息几天,超过了按天扣钱。父亲坚决不同意,说谁家没个急事,咱不能这么薄,走就走吧,我盯几天就是了。
头几个月,保姆每月回去四、五天,还算自觉。可是慢慢的,她请假越来越多,尤其最近这俩月,每个月都缺工十多天。父亲盯不住了,跟她说,你看你这请假请得也太勤了吧,我们请个保姆,还得搭个替补?没想到,这么一说,保姆还不乐意了,说你们起先也没说不能请假啊,谁家里没个急事?估计一来二去,没谈拢,让保姆走人了。
按说这也不要紧。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再找一个就是了。问题是,这保姆干活还是挺利索的,看起来也不是纯心蒙事的人,我父亲更不用说,实诚了一辈子。两边初心都不错,怎么后边就相处不来了呢?
我要早上了李老师的课,我就会跟父亲说,这叫“阿伦森效应”,要不您上网查查?
抄书: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地实行肯定和奖励最能获得他人的好感,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能给人最大的好感;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感觉最不好。这种心理规律称为“阿伦森效应”,
听起来很玄乎,实际上很简单。现实中,有很多情况都是运用了阿伦森效应:
比如某研修班,老师貌似严厉无比,要求巨高,作业海量,学生简直要扒层皮。实际上呢,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课程有班主任和老学员带,作业也没有那么难。学生们普遍心跳复苏,从地狱返回人间。
比如单位发福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每月递增人人夸,每月递减人人骂。别以为每月相等就不夸也不骂,照样骂你,不作为。当领导的记住了。
比如家长教育孩子,先严后宽,明显好过先宽后严。先严后宽顺顺当当,先宽后严难以收场。早晨三个、晚上四个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孩子。咱都是猴变的么。
比如那个保姆,如果一开始就规定好,每个月最多请假五天,当后来她真有事,而多给她假时,她反而会感谢你。
这不是心机,更不是欺骗。这是人性,是自然法则,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早于阿伦森几百年,就总结出了这一道理: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明·洪应明《菜根谭》
回到奶奶家的保姆事件。父亲又上劳务市场招聘去了,这次拟定了详细的合同文本,并且专门打电话问我:“你说关于请假这一块,应该怎么写?”
写于2019年10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