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一起了解了成甲老师高效阅读法中的第一种方法:查字典”+“不读书法”。
今天我们分享第二种——更系统的解决策略的阅读法:关键词法。
【定义】所谓关键词法,就是把阅读的单位从在文章中找模型,单点突破,上升到从全书中找分析逻辑的系统思维。
【步骤】关键词阅读法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 确定全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第二, 寻找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第三, 思考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找到以上三个答案,我们对作者解决复杂问题的整体策略,就会有提纲挈领的认识啦。
我们一起举个例子来说明,每一个步骤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当我们拿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应该怎么做?
1、阅读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本书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解决方法:阅读书的“封面/封底”,或者“序言/后记”去找答案。
通过查阅“封面/封底”,我们知道,作者想要告诉我们要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要有七个习惯养成。
2、寻找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解决方法:通过图书的「目录」找答案。
于是,我们在目录中看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也就是七个关键词。
3、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解决方法:看书的「序言/前言」部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在前言部分写了:如何善用本书的相关建议,以及“七习惯的简要定义与架构图”。
另外,如果书中找不到现成的参考答案,我们还可以从一些读书APP,或者“百度”搜索现成的思维导图。这个方法很好用,我真心推荐给大家,樊登APP对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解决做得也很不错。
关键词读书法的好处是,能够快速掌握全书解决问题的逻辑和结构;不足的地方在于,这样的思考,只能抓到作者写出来的“显性知识”,和看得见的思维模型——然而,在这些看得见的思维模型背后,有时候还有隐藏的更深的“暗线”。
这些“思维暗线”往往和作者的思维方式相关,所以要进一步挖到思维方式的高度就需要掌握“弦外之音”的新的读书方法!这就是明天我们将要跟大家一起来分享的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我是苗苗老师,期待与你明天继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