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总有一场情深意长的雨,落在清明。这天地间的泪水,总会唤起思念和缅怀之情。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是父亲离开我们的第三个清明节。父亲在的时候,清明节对我们来说就是个插柳煮鸡蛋吃的平常日子,父亲不在了,这个日子就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日子——祭拜父亲的节日。
今天早上,天阴蒙蒙的,路上被夜间的小雨打湿,目之所及,天地之间,仿佛笼罩着无言的情绪。
我和姐姐妹妹陆续回家,我们准备了父亲爱吃的饭菜,水果和点心。和往常一样,我先回去做饭,妹妹回家打扫卫生,等着姐姐赶回来,一切都和父亲在的时候一样。
今年的清明节,我没有和往年一样梦到父亲。我想,这表明老人家安息于天国,一定是很开心的。
那里应该也是繁花似锦的春天,他一定也喜欢漫步于乡野小径,小路两旁的草木也一定是葱茏的,盛开着的野花随风摇曳,空气中也一定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我想,老人家一定是对我们很放心了。因为无论在哪个世界,他都会用他的恩德庇佑着我们,感知着我们。
他最牵挂着的母亲,自己非常独立,家里的一切都还是父亲在的时候的样子,母亲维护的很好。父亲亲自开辟的小菜园被母亲种着各种小菜,每到春天,小院生机勃勃的,还是父亲最喜欢的样子。
我们几个也都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母亲,吃穿用度让母亲应有尽有,不管谁,只要有空就回家陪伴母亲,就连大洋彼岸的弟弟,也时常飞回来陪伴母亲。父亲放心了。
我们各自也都过得很好,孩子们都长大了,上学的,工作的都非常优秀,父亲放心了。
尤其是,我最想和父亲说的一件事是,我马上退休了。
父亲在的时候,最喜欢和我聊工作中的事,父亲是至真至纯的人,一辈子喜欢孩子,做了一辈子小学校长,没有站够讲台。父亲很是多才多艺,唱歌,绘画,写字,写作无所不能,虽是校长,但凡事亲力亲为,尤其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教学一线。
父亲是个很有情怀的老师,这点和我很像。记得我在写完《一起走过的路》这本书的时候,我拿给父亲看,这本书是我写给班里63个孩子的文章,每人一篇,合集而成。父亲读完后对我说:我做了一辈子老师,做的也还可以,但是没有你做的好。
他说:你做的最好一点是有这么多家长和学生和你很亲。
父亲从来不关心我是不是优秀教师,有没有取得什么荣誉,有没有晋升职称,只喜欢和我谈教学,谈学生,谈读书,谈写作。这么多年,我和父亲从来没有交流过彼此取得过的荣誉,直到整理父亲的遗物,我才发现,父亲有那么多的证书,他是个优秀的老师,更是个纯正的老师。我想,这点我们爷俩也很像。
但是,父亲每每看到我很疲惫的样子,每每看到我的满头白发,就会对我说:班主任不要做了吧,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不要操这个心了。
父亲夸赞着我又心疼着我的矛盾心理让我明白:父亲最想要的还是他的女儿能够健康和安好。
今年清明,我最想和父亲说的就是:爸,我快要退休了,你放心吧,从此,再也不用操心工作了,再也不用那么疲惫了,再也不用起早贪黑了,再也不用饿着肚子上班了。
来到父亲坟前,轻轻抚摸墓碑,内心那么温热。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父亲坟头的荒草,看着新的小草在荒草中萌发,父亲的音容笑貌又在眼前映现,他笑眯眯地看着我和姐姐妹妹们,很是满足和幸福。
他曾经有那么多的担心,是啊,他唯一的儿子远在异国,在农村,出嫁的女儿不兴上坟。虽然他没有明说过他的担心,但我们明白他的担心什么。
我清楚的记得:那年清明,他最后一次拄着拐杖,领着我和妹妹去给爷爷奶奶上坟,当时他什么也没有说,我和妹妹明白,他是让我们记住爷爷奶奶,大娘大爷的坟头。
父亲走后,我们没有顾及那么多的风俗,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始终认为:“孝”就是最大的天理和风俗。我的父亲,无论是为父,还是为师,他的无私的付出和伟大的品格都值得我们做女儿的打破任何风俗去缅怀和纪念!每一个应该上坟的日子,我们都没有让父亲失望,他老人家放心了。
清明节,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日子里,给父亲祭拜,同时,作为一个知天命之人,也来参悟人生的意义。我和姐姐说,自从爸爸离开我们后,我就再也不害怕死亡了。姐姐说,死亡是生命最后的历程,也是最美的终点站。
是的,父亲的一生是完整的,也是完美的。只要好好活过,天堂就是人最美的归宿。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珍爱眼前人,珍惜眼前事,珍爱自己,好好生活,找到内心的清明,宁静与满足。
清明节,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愿我们将思念沉淀为内心的清明与淡然,积蓄和萌生新的力量,奔向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