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作者: 谷小米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16:20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迎来了2023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夏至。

由于今年有两个立春,所以其实天气也会热的更早,今年也比往年更热。

夏至,是一年最重要的两个阴阳转换的节点之一,另一个,则是冬至。

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是全年最长。一早就被阳光晃醒,阳气也是一年中最旺,夏至后一阴生。

夏至也为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人体的健康亦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顺应自然去养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夏至养生,意义重大。

热,也许是一件好事!经常听人说,这天没法出去,一动一身汗!其实出汗,如果适量的话,反而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我们三伏要泡脚、艾灸、三伏贴,因为三伏——是最容易发毒汗的日子。

如果你做艾灸或者晒太阳的时候,出的汗是冰的、油的,馊的……恭喜你——正在排脏腑的“毒汗”。

尤其是阳虚怕冷、湿气重,舌苔厚腻的人,汗出对了,就是排寒排湿,升级体质。

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夏天我就觉得如果我在空调房,毛孔闭着,我的全身有股寒气出不去,如果我连续两天没有出点汗,我的肚子就会鼓起来,或者我大便就会开始粘马桶,其实好好出点汗,也是很好的排寒湿!

借三伏天力补阳,发深层次“毒汗”

所谓毒汗:就是潜藏在身体内的垃圾、浊水。这种垃圾太多,很容易引起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

你们发现没,胖子就特别容易出汗,一胖就怕热,就开空调,那个毒就越来越排不出去!反而瘦子,热点无所谓,出点汗也行~

人体将废物排出体内的途径有三条:大小便以及汗液。而出汗排废物的效果,跟大小便的废物又是完全不同的体系。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案例:邹旭教授曾接诊一位高尿酸血症患者,反复痛风发作,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后,尿酸可降至正常,可即使控制饮食,一停药也还是会反弹,很是苦恼。

在邹旭建议下,适当晒太阳出汗一段时间后,在不服药的情况下,痛风基本没有发作了,尿酸已经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

邹旭解释,适当晒太阳是流通气血、令阴阳相和的良方,具有调动人体抗病能力、改善人体代谢等多重功效。而三伏天合理地出汗,也可以疏通玄府,排出伏邪,令病去身安。

阳虚怕冷、湿气重,舌苔厚腻的人,三伏出汗升级体质,一年仅一次。有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天气越热我们越觉得不舒服,但是如果是很多陈年旧病,尤其是寒症,反而是上帝给你把治病的时间拉长了,天时地利给到了你,就看你人怎么做了~

阳虚、湿气重的人经络容易发生淤堵,阳气受到围困,人容易体寒、腰背疼痛,腿疼腿凉抽筋等…… 我就是膝盖脚踝小腹摸起来总是凉凉的~

我们这种体内有千年寒冰的人何不借阳光的辛热之力、发出脏腑汗液,通三焦和气机?开鬼门——打开皮肤毛孔;洁净腑——郁热、水湿从汗孔而出;去菀(yù)陈莝(cuò)——正气补足,彻底铲除老痰湿、垃圾。

如果你晒背后,出的汗是冰的、油的,馊的……恭喜你——正在排脏腑的“毒汗”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出汗量不一样,但准则是出小汗,皮肤微微发热、一层薄汗,出完汗身体通畅舒服,没有乏力疲倦。

出汗还可泄心火与表寒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怕冷又爱上火?

中里巴人说:“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

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

有人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上火,脸上起包,牙龈肿痛,必须马上再吃祛火的药才行。

那是因为您表寒过重,虽吃热药,也是"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头面所造成的。

外寒就是膀胱经之寒,最好的办法,就是“破冰融化”,用热力融化后背的寒冰。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火有去处,发向后背去御寒,不再上火了。”

如何正确的出汗:(不能大汗淋漓觉得虚)

出汗无能,是排不了毒吗?

人在夏天会出汗,这是本能。但是现在很多人出不了汗,为啥?

第一个原因是肺气不宣,即肺气停滞不能到达皮毛——毛孔开闭不听话,平时要常用党参,五指毛桃,牛大力补足肺气。

现代人不出汗,跟经常吹空调也有关系。常开启身体防御机制,毛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汗出不来。如果身体的流通性太差,也很难出汗。能量过不来,晒完不出汗但出红疹子,这都是郁热憋在体内,发不出。

如果你在三伏都不出汗,那要特别注意了,下半年都难再有发汗的机会。三步走,从不出汗顺利出汗

1、刮刮痧,疏通疏通经络,增强能量的流通性,让气血重新布局。

2、坚持主动的出汗方式,如晒背、运动,快走、八段锦……

寒气重的人,要经常晒一晒、动一动,让气血振奋到体表,毛孔一开,就推动着让寒湿气出表。

很多晒背的同学都说,原本没那么容易出汗的人,在坚持几次晒背后慢慢开始出汗了,恭喜呀,这个全身最大的排毒通道——汗道终于开了。

3、️拒绝出大汗,拒绝大汗淋漓。

大汗淋漓收不住时,并不是排毒,而是虚汗收不住,这种汗一定要想办法止住,它是耗气、伤津的。

【2023癸卯年夏至节气灸】

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夏至是天地间阴阳转换的大节点,此时阳极阴生,虽说夏至一阴生,但阳气盛极,暑热盛行。暑热伤津伤气,人体容易出汗多,心烦,失眠,气虚,懒言,不想动。

艾灸选穴

关元穴

补元气,消除疲累。

神门穴(自灸用左侧)

补心气,敛汗安神。

除了艾灸,适当午休,利用好午时,有助于养心。 

羊爸爸节选

相关文章

  • 夏至,夏至…

    当节气的脚程行至夏至时,大地也正经历在炙烤中。 那种白天不敢出门,或者就想呆在空调屋里一动不动的感受,还有夜里不开...

  • 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雨点值千金 夏至有雨,谷仓有米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 …… 很显然,夏至有雨才...

  • 夏至(今日夏至)

    祝简书朋友们夏安! 夏至 文/小点 阳光过于热情 白昼以其极致的长度 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生命的绿色怒放 瓜豆藤蔓兴...

  • 今日夏至你吃面了吗

    今天夏至,大家吃面了吗?民谚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历来民间有这个夏至吃面的风俗,寓意长寿之意。 俗语说“不到夏至莫道...

  • 饺子印象

    之前听过“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今年夏至,看朋友圈、微博都有很多晒夏至吃饺子的图片。虽然心中疑惑——夏至也要吃...

  •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总之这天如果下雨,夏至那天就热;这天火热,夏至那天就雨涟涟。这就是...

  • 悠悠夏日长

    夏至,古时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认为,夏至是四季中非常重要的时节,标志盛夏的来临。据《恪遵宪度抄本》:...

  • 夏至:天光尚好,余生悠长

    今日夏至。《恪遵宪度》中解释“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之...

  • 那年夏至,今年夏至

    夏至,夏至 夏天终又如期而至 记忆里的碎影 斑驳了蝉鸣 时光总是容易雷同 让人感不到流逝 去年夏至 今年夏至 明年...

  • 夏至已至

    夏至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gy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