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是真的有。这个故事的情节就是随着白虎关挖出了金子这一变化,从而像一面镜子那样呈现出白虎关诸人的百态来。
我们先回到文本,从沙窝的主人双福说起,大家都夸双福运气好。人家双福笑笑,把诀窍说了出来。
双福笑道:“瞎驴碰草垛咋成?我想,既然上游的双龙沟有金子,不定下游的白虎关也有金子。闹个仪器一测,嘿,那电阻,真是金子的。”
双福在书中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原本用西北方言来说,就是个二杆子,一个极不靠谱的人。但是他头脑灵活,先在外当民工,随后又承包工程项目,渐渐发家致富起来。这次,他又投资挖金矿,挖出了许多金子。可见双福是一个很有远见和创新思维的人。
沙窝里出了金子,大家都眼红的很,主管沙窝开发的村长大头问老顺:
“你要不要?也给你个窝子,若闹出金子,立马脱贫了。”老顺有些心动,却问:“闹不出呢?”大头道:“也不过赔个几万块钱。”老顺说:“成了,你们闹吧。现在,我日子还能过下去,要是赔个几万,砸锅卖铁,几辈子都进穷坑了。我穷了穷些,可安稳。”
这是典型的老一辈农民思想,不求发财,只图安稳。我的父母也同样是安分守己的类型,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行事风格,才能在当年艰难的环境中把我抚育长大,还让我接受了高等教育。
但若我依然学习父母的这种思想,只图安稳不求改变,那么我们家的环境就始终停留在这层面。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和父母当时已完全不同,而当下要做的,无非是改变自己,去接受日益更新的新事物,去适应这个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而不被淘汰。
同样,我们的思想也有一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父母的认知未必都是错的,但也未必都是对的。所以我才说,需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包括格局、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
那么,在这样日渐熏染之下,我们才可能打破思维的局限,从各方面超越原生家庭,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父母的老路,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