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苑》(56)
画堂春
此调以咏画堂春色而得名,又名“画堂春令”。双调,平韵,有多种字体。现列举49字体词谱:(略)
张先:画堂春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译文】:
满湖生长的莲蓬错落参差;雨后的青山深处,雪白的鸥鸟群飞。水天交融,碧波荡漾,画船缓缓行驶;游人身影映在水面,宛如在明镜中前移。
歌女双双,婉转歌唱;杏红夏衫,浓艳轻衣。太阳偏西了,她们摘下荷叶,遮面躲避斜晖。游人也从她们的船边分得绿阴,留连而归。
【简析】:
张先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故乡是乌程(今浙江湖州)。进士及第后,曾以秘书丞知吴江县(今属江苏苏州),任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今属湖州市)之间,登山临水,吟唱不衰,对江南充满了感情。这首词就是他夏日游江南湖山的作品。
这首词的主题是写乘船游湖之美。词人依托亲身的经历,运用轻快的笔调,热情地讴歌、赞美了江南的湖光山色和人情风物,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词的上片写湖山之美。起句描写湖面参差的莲蓬,一下子抓住了湖面美景的特色。接写远景:雨后的青山,群飞的白鸥,把青翠的山色和飞翔的白鸟摄入画面,使画面顿时鲜明灵动起来。再写画船缓缓行驶在水天交融的湖面,游人宛如在明镜中前移。构成了一幅莲荷参差,山青水绿,鸥飞船移,游人愉悦的美妙游湖图画。
词的下片接写人性之美。着重描写了歌女的风采。她们的“浅声双唱”在湖面飘荡,她们的“杏红轻衣”格外耀眼夺目,她们在小船上用绿荷掩面躲避斜晖的举动更显得机灵活泼,楚楚动人。竟使游湖的主人公也能“分得翠阴归”。
全词充满了美的元素,把天光水色的自然之美和婀娜多姿的人性之美结合在一起,静动相间,安宁祥和,色彩缤纷,天人合一,使作品饱含真情、灵性和韵味。
【注释】:
<1>参差:高低不齐。<2>霁(ji第四声)山:雨后山峦。<3>溶漾:水波荡漾。<4>画桡:彩色船桨,代指画船。<5>鉴:镜子。<6>桃叶: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7>浅声:婉转歌声。<8>翠阴:绿荷下的阴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