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我续写到对工作和生活一部分自主的理解,现在想针对这一点扩展为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两点都是结合自己的现状,唯一不同的是后者是需要结合之前自己所思所想,曾经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你的未来是由你的现在决定的,同理,回顾以往,相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曾有过丰富的想象,但分析现实会发现,在想象和现实之间我们永远都会感到差距,有人喜欢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但我现在想用“行动”来形容。
既然想分析想象与现实的区别,那自然要先回顾之前自己对未来的想象。这点亦是受到《幸福是一种能力》一书中提醒:在日常的忙碌中,我们很容易变成粗心的,甚至麻木的父母。不过,在我看来,这恰好是我们应该坚持做这件事的又一个理由,它也许是防止我们变成这样的父母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旦养成了习惯,记录的必要会促使我们的感觉更敏锐、观察更细致。通过记录成长,我们也在更好地欣赏和研究成长。周国平先生在写这本书之时更多的是站在父母生活的角度去分析,但是现在我想站在工作的去理解。
在很久之前,我曾对现在的工作状态有一个期盼,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形成一个记录本,这样能够客观的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这是对她们以及对我的一个礼物,在未来的未来,每当自己翻阅这些记录文件,我们双方所产生的感情虽然有所不同,但我们能够相通的是对自己的成长有所理解。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想象,也是自己工作过程中的梦想。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太多的琐事让自己分心,想象中严谨的对待每一件事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自己逐渐在心累与心醉中放弃了抵抗,选择了对工作的妥协,虽然曾经对自己做过很多次的心理建设,明确自己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那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让自己去执行自己的习惯,最终在各种各样的理由中,我们的行动逐渐从有到无,若是能够详细的记录自己的生活,自然便能够在这些客观的描述中提醒自己,可侥幸的心理永远与自己相随。
基于这些理由,我才非常想说,在我们的想象与现实之间却的永远是行动,我们想要什么,必须有所作为,人生的意义也许就是不断的在回顾自己的经历中积累的,认真思索,这两天自己之所以迷失最大的原因并不是与这两天的经历有关,更多的是一位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各种理由放弃了写作,大脑从某种程度上遗忘了思考,自然会隐隐在内心中认为这段时间是无效的,麻木而冷漠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无论怎样,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即使我的梦想相比于我是有些困难,距离他我有很大的一段路,欠缺巨大的毅力支撑,然而一定要牢固的记下一句话:梦想一定要有,因为它在,便意味着自己从未放弃。在这里由衷的期盼,我能够形成自己的记录文件,无论是对学生亦或是对我自己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