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哥昨天早晨去世了,他如风一般的走了,给我们亲友和两位弟弟留下无尽的哀思,同时也留下他的精神财富,当然也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追悼词。这是村里和组里给他所作的短篇追思。因侄儿受命执笔,我略作修改。现全文摘录如下,以作纪念。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满怀悲愤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参加罗长青同志的追悼会。今天,我们一起追悼罗长青同志,因为他的一生是光辉而坚强的、更是勤劳而朴实无华的。罗长青同志的一生无不闪现着灵性之光。现在罗长青同志去了,可是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罗长青同志是本村人,生于1944年农历3月初五。出生在战争年代的他,自幼家庭贫苦。年少的他,为了父母和弟弟妹妹,很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人民公社阶段,积极投身于农村生产,参加集体劳动,勇挑重担,从不怕苦怕累,表现突出,经常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模范社员。1969-1970年,他以响应党和政府“一定要根治倒水“的号召,主动到沐家泾倒水堤坝修建泵站,因突发事故,但不幸身受重伤。后他被送往同济医院多次救治在手术台上,无数次与死神拼搏,终于战胜死神,却也留下终身残疾。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命运的刁难。罗长青同志身残志坚,就算这样,依然没有向命运低头。为了不给政府、家人造成负担,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街串巷卖过鸡蛋,也用过闲暇时间,制作簸箕、扫把、箩筐等生活农具售卖。因产品美观、实惠、经久耐用,深受街坊四邻喜爱。不仅为乡亲和生产队解决生产工具需要,也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
在年轻的时候,和大妹妹一道,拼尽全身力气,帮助父母照顾三个年幼的弟弟,吃尽了人间苦楚。而自己单身一辈子,终身未娶。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又应村支部照顾,他先后大队部和村办企业当过门卫多年,尽心尽力,日夜坚守岗位,爱岗敬业。在村企业撤销后,又应村里安排在举水河堤上先后看管河沙和堤防绿化树苗,后来又在河堤上开起了小卖部,过起了自力更生的日子。命运似乎没有放过这样一个苦命人,在一个夏日巡查中。罗长青同志不幸中风。得到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耐心照顾,下肢无法动弹,他仍坚强地与病疼作斗争。
后来在村支部的安排下,在家人协助之下,他住进了养老院。好在前有政府,后有姊妹弟弟、侄儿侄女及外甥的轮番照料下,加上亲戚四邻的无私帮衬。他在养老院安稳的过着平安的日子。
然当下新冠疫情肆虐,一生刚强、百折不挠的他,却不幸因身患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中风后遗症和严重的白内障,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罗长青同志于2023年1月6日上午7时在邾城养老院去世,虚岁80,惊闻噩耗,如晴天霹雳,心痛如绞。
此时此刻,我仅代表全村向罗长青同志的猝然离世表示沉痛的悼念,向罗长青同志的亲人和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罗长青同志走了,宛如一座大山浩然倒塌,罗长青同志的离开,是我村的一大损失,回想他灿烂而又坚强的生命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无比怀念他。
罗长青同志为人忠厚,心胸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他对父母孝顺当先,对后辈从严管教、严格要求,他的淳朴和忠厚的高贵品格和与世无争的人生信条,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人的生命的消失如白马过隙,更如一阵一阵风,他离我们而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我们为失去这么一个好村民,好兄长和好朋友而惋惜。
罗长青同志虽去,他一定带着太多太多对家庭和生活的留恋,的确让人伤心万分,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活着的人只能抑制自己的悲痛,用罗长青同志的光辉精神来武装自己,积极的履行好我们对生活对家庭的责任,兢兢业业的投入到生活中去,以告慰罗长青同去的在天之灵。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各位乡亲邻居来参加罗长青同志的追悼会,让我们一起祝愿罗长青同志一路走好,让我们一起为罗长青同志的家人表示最真挚的慰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