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雪宝顶西壁冬攀总结

雪宝顶西壁冬攀总结

作者: qmno4 | 来源:发表于2016-02-05 23:05 被阅读0次

    本篇偏向于队伍性质的总结,除此之外还有个人性质的总结。

    一些干硬的事实

    此次冬攀历时12天:1.21从北京出发,2.1晚上到达成都,实际攀登时间7天(按高山食食用天数计算)。

    攀登队员共9人,其中一人为教练,提前一天出山;其余八人中四人为具有两次及以上攀登经验的老队员,剩余四人为具有一次暑期攀登经历的新队员。

    累计共修27段绳距(包括最后一天拆除的底部的冰雪坡),其中底部冰雪坡4段,菱形冰岩混合2段,冰壁冰坡1+2+2.5=5.5段,雪坡4.5+8+3=15.5段。(其中出现.5是因为那段绳距前半段为冰坡,后半段为雪坡)

    性质上依旧是社内熟悉的喜马拉雅式攀登,分为两组对山峰进行围攻式修路。在到达村长家之后,我们按照原计划进行了适应性行走,从后期看来此次适应性行走是必要的,对前期攀登节奏的调整大有裨益。

    具体的攀登细节不再赘述,可见夏凡的队记。


    关于技术统一的一些思考

    这次我担任的职务为攀登队长,主要负责前期攀登路线的调查,及攀登过程中的一些决议的商议与决定。

    前期路线的查询不是很难。雪宝顶西壁的路线近年攀登记录较少,最近的可追溯到社里10年冬攀,最近的成功记录可见搜狐登山队,这两者的参考意义比较大;再之前便是几只小规模的阿式攀登队伍,参考意义有限。

    搜狐当年采取的策略是全程修路,10年下撤之前同样也是全程修路,故此次也做了全程修路的计划,事实证明对于西壁线路,全程修路是必要的。所谓“你知道你大概不会滑坠,但是一旦滑坠你就傻逼了”,在这次的线路中每一绳距均是如此。

    具体攀登过程中除却路线之外,还涉及到一些技术操作统一的问题。此次涉及冰岩混合路线及连续的冰壁,这两者是近几年社内暑期攀登较少触及的地形,故在攀登之前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与确认。

    事实证明,对于攀登技术细节的确认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会有致命失误的隐患。社内近几年的教学趋于模式化,趋于让人“记住”一项技术,造成的应试效果不错,但是却会导致一些基本理念与原则的失位。

    因此给出几项建议:一,攀登技术细节必须确认,无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不可偷懒;二,确认不限于攀登的技术细节,对于人员的分配、装备的携带,务必精确到人。

    这两点耗费的时间不长,半小时足矣,边吃面边讨论,大家的脑袋一起跟着痛跟着转,也算是高山营地的一则美事。


    关于社内冬攀的想法

    社内进行非暑期攀登,除却早期为庆祝校庆的卓奥友攀登之外,起源便是2005年的五一半脊峰攀登活动,五一半脊持续了3年:05、06、07。这些攀登历史久远,我对精华区也看得不认真,不予评论;近几年来,包括2010年得到TNF赞助的雪宝顶西壁冬攀,2011年两人偶尔成行的半脊,2014冬攀玄武、2015冬攀雪宝顶传统路线,再加上此次2016冬攀雪宝顶西壁。

    直观来看,05、06、07的攀登是一个周期,10是一次赞助的偶然,11是借助活动之风,14、15、16是一个再次尝试的周期。

    我参与过2014的玄武和这次西壁。两次攀登很不一样,2014那年登顶的只有老常和二黑,其余人都没登顶,且路都是教练修的,我们没有插手的份;这次除了大力和二黑,其余全部登顶,且全程都是自主修路。

    个人认为社内冬攀主要有两个问题。一,前期准备的问题;二,自主修路的问题。

    前期准备的问题:

    前期的体能训练是必须的,每周至少两次大家齐聚,一为队伍凝聚,二为商量事情。一个队伍带出去,如果前期没有相应的基础,凝聚力必然会缺失,或者说,就不像是一只山鹰社的登山队。

    技术方面的准备可根据各次登山的具体地形来考虑是否进行对应的技术训练,大部分由于冬训技委培训的存在,都可以省去。

    自主修路的问题:

    修路涉及到的点其实很多,包括山的难度、与教练的沟通、队员本身的实力及团队的架构等。只有当每个部分都要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时,才可能进行自主修路。

    ·山的难度 技术难度中等以下为佳,不宜有社内较少涉及的冰岩混合或者岩石路段

    ·教练沟通 应与教练充分沟通自主修路的需求;或有必要和部分教练实行长期合作,免去反复与新教练说明山鹰社登山训练模式的麻烦

    ·队员实力 以实在的方式鼓励校内校外老队员参与冬攀,对技术进行更新换代

    ·团队架构 队长和攀登队长的职务必须明确,同时队伍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决议制度,一方面避免个别老队员的独断,另一方面也避免无人能够下决定无人服从的窘境。

    总之,个人认为冬攀还是可以搞下去的,主题应明确为强化社内的技术力量,而非为来年的暑期攀登储备力量。后者是附带的成果,如果成为主要的目的,那么又成了一次带半大小朋友的冬季攀登活动,前者才是真正能够吸引老家伙们继续参与社内攀登活动的动力。

    说的更直白些,冬攀的起因应是一种几个老队员的主动追求而非第二年队长心里虚的补救措施,补救如果从这里来补救,遑论风险收益比不佳,性价比也不高。

    当然事情也没那么绝对,多重目的相交,不可分离。终究,个人衷愿社内的冬攀能够继续下去,更确切地说,是严肃认真踏实地继续下去。


    附简要攀登日程如下:

    D0 适应性行走:村长家-BC前山顶-村长家

    D1 前往BC,宿BC

    D2 三人前往C1,宿C1;其余人搬运物资至C1,仅一人实现往返两次

    D3 三人修路至菱形顶部;其余人搬运剩余物资到C1

    D4 大致分组,B组继续修了两段较陡冰壁,A组休息

    D5 A组修7段修到冰雪坡之上,B组休息

    D6 B组修8段,裂缝区,A组休息(当天教练离开)

    D7 除一人外,其余人冲顶

    D8 下撤至村长家,当晚抵达成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宝顶西壁冬攀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py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