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坐望
不嗟天意把风藏,七月如蒸执扇忙。
雷怒蝉声声尽苦,更疑溽暑渐成狂。
草悲萤火火终灭,不碍清秋各自凉。
坐望雨来还复去,倾杯只道是寻常。
诗词老白和:
大暑之雨后初晴
微云霁雨晓风清,野树黄鹂叶底声。
掩映花间摇翠竹,缤纷石上落林英。
曾经霾影直须散,已见岚光尽复明。
一笑寻常穷达路,岂容谤誉乱心平。
忽有知己之感此为大白在群内以诗为和。现改名老白,果然是:
今有二人正入偏,行文不咎状如癫。
何图必固工为序,非就寻常亦作篇。
确实,扇面与流水在格律里面用得不多却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很多时候人被正格或者叫体制束缚,约束越紧,忘记了可以变格。慢慢的就成了拼凑,我个人目前是这种状态,故而很多时候想要逃离,要么不想写,要么想要寻求些不一样的表意,寻求些不一样的流水或因果。往往因心而至!
扇面对:
扇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方式,其中上一联与下一联的句子相对,而不是同一联内的句子相对。在律诗中,扇对也被称为“隔句对”,即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这种对仗方式在律诗中是被允许的,并且被视为一种珍稀的格式。其中,杜甫和白居易犹善此道。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作者:唐·白居易
飘渺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本首诗中,首联跟颔联是相对的,这就是扇面对。白居易采用这种手法,原因首先是表意的需求,其次还包括数字对仗的考虑——如果在本联内对仗,那么就会出现10个字中有4个数字,大大减损诗意。
对于扇面对,在科举中颇有争议,故而此种手法不长用,往往因情而至。
流水对:
流水对是近体诗中的一种,不同于一般对仗出句与对句相互映衬的原则,流水对中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且具有一定的前后秩序,其实也互为因果。
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这两句之间有前后承接关系,必须是先到水穷之处,然后才能坐下来,看云起云落。这两句的先后次序不能倒置,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
关于流水对,有这样一些说法:“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
个人认为:自由加韵律创建出独特的美感,究其留存原因,无外乎易上口或可以牵动出共情的情绪……故:节奏、情绪一定存在!正因为不足,故,需修正琢改。
良好的学习环境正因为能各花齐盛,畅抒己见……
✨✨作者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文责自负。谢绝旁观者搬运,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