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蔚涛老师讲书既带劲又过瘾,可能与他的从此经历有关吧,他是前麦肯锡全球合伙人,有职场“科学家”的美誉,现为全球领先的PE机构执行董事,大中华区投后管理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这些光鲜亮丽的标签就足够晃花了人的眼,可以想见刘老师的底蕴有多丰厚。可能与他曾经在日本工作一段时间的经历有关吧,刘老师讲了不少日本的书籍,比如《日航重生》,《干法》《活法》等,每次听完都觉得又打开了一扇认知之窗,本周他新讲了一本《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经由本书的讲解我才打破了曾经的错误认知,原来总觉得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教育水平较高,整个社会一片和谐繁荣,毕竟很难有机会走出国门,到那个岛国去看看、走访一遍嘛。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用这本书让我们明白,曾经的快速发展已成日薄西山之势,整个社会的年轻人躺平、摆烂、啃老的越来越多,社会大环境对年轻人越来越不友好。
听着书中的讲解,我一边免不了有兔死狐悲的感觉,一边庆幸自己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有多元化的求职路径,全覆盖的社会福利体制,能够少有所育、中有工作、老有所依,之前的“生不逢时生不逢地”的小埋怨,统统都扔掉了,生的太逢时了!生的太逢地了!原来,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
书中有这样的语句:
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现在日服的版本已更新到“困难级”。
如今从大阶段来看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小阶段来看进入了后疫情时代,生活不易,工作不易,发展更不易,种种吐槽层出不穷,可以理解,可是横向比较之后才明白,我们已经是相当幸福了。
其实日本社会表现得越来越冷酷,不是年轻人不努力,而是躺不平、也卷不赢,只能不断仰卧起坐,无时无刻不在发力。
不是年轻人吃不了苦,而是不光身体苦,还叠加了精神苦,再厚的“血条”都会变“脆皮”。
造成日本年轻人困境有哪些?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些统计。
三座大山真要压死年轻人根源在哪里?社会制度是主因。
曾经的优势眨眼间“老母鸡变鸭””困境短期内可有破局的可能?作者一一做了分析。
恐怕积重难返吧不仅书中的作者所写内容让我对这个曾经觉得很厉害的国度有了全新的认识,讲书人刘蔚涛老师也在一开始引用了一段段子手的话让我印象颇深:
如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满足和精神的相对空虚所造成的不匹配导致不少人觉得
“大城市容不下身体,小城市又纳不住灵魂”;
感慨“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出生就做牛马”,
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镇做题家”“985废物”“老板的工具人”“拿着每个月三千的工资,做着年薪百万的梦”……
看看这些貌似吐槽、实则有料的话,也不由得为段子手竖起大拇指,这不是不少人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吗?
不过,幸福和不幸都是比较出来的。
普遍的焦虑感是有,我们也难免被裹挟,但人活在世上,应该学着适应改变不了的,努力掌控能够改变的,什么“找不到工作、结不起婚、谈不起恋爱、买不起房、生不起娃,到最后养不起老”,其实拿日本与我们相比,咱们已经躺赢他们不少了。
就是在这一刻,我突然有了“珍惜眼下、懂得感恩、知足常乐”的小顿悟。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幸运,是刹那间度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