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入门:堆排序

作者: 一只小哈 | 来源:发表于2016-09-23 00:04 被阅读2508次

    基础概念####

    堆排序是比较基础的排序算法,也是我认为比较难的一种算法,因为它的流程比较多,理解起来不会像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那样直观。
    要理解堆排序,需要先理解二叉树:
    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通常子树被称作“左子树”(left subtree)和“右子树”(right subtree),而二叉树还有个名字叫做二叉堆(看起来一堆。。。)。
    二叉堆是一棵被完全填满的二叉树,有例外的可能是底层元素,底层元素从左到右填入,这样的树被称为完全二叉树。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实一个数组可以被表示成一个二叉树:

    Paste_Image.png

    左边为数组,而右边为数组的二叉树的表达方式。

    观察上图可以发现,任意一位置i上元素,其左儿子为2i+1上,右儿子在2i+2上。

    我们现在的需求是对数组元素进行从小到大排序,那么我们需要根据既定的数据构建堆,这也是堆排序必要的一步。在构建堆的时候,我们需要满足堆序性质。
    堆序性质:任意一个节点小于(大于)它的后裔,这取决于你测排序方式。
    这里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那么,此时我们需要节点要小于它的后裔,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保证根节点是最小的元素。

    堆排序主要分三步:
    (1).构建堆
    (2).调整堆
    (3).堆排序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构建堆是在数组基础上构建的,换句话说就是将数组抽象成一个二叉堆,而不需要另构建。
    在构建堆之前需要保证一点,构建之后的结构需要堆序性质,什么是堆序性质?
    堆序性质所描述的是:在一个二叉堆中任意父节点大于其两个子节点。

    堆排序的流程和实现####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堆排序是一个怎样的流程。
    首先要构建堆,构建堆其实是先将数组抽象成二叉堆之后调整堆的过程。
    首先给定数组S、O、R、T、E、X、A、M、P、L、E,排序规则为字典序。
    根据已知数组构建堆如下:

    Paste_Image.png

    上图可以看出来,初始的堆顺序和数组顺序是一致的。显然上图是不符合堆序性质的,那么接下来需要进行堆的调整。
    调整堆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起始点进行调整,我们将这个起始点定为N/2,N为目标数组的长度。由于二叉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那么N/2对应着倒数第二层,且有子节点的最后一个节点(没有子节点不需要进行调整)。那么这个节点是E节点index为5。由于E字典序小于L,同时需要构建大根堆,所以需要交换E和L。

    Paste_Image.png

    接下来调整到T节点,T节点大于下面两个节点,那么不需要进行调整。

    Paste_Image.png

    接下来到R节点,由于R小于X,所以进行交换:

    Paste_Image.png

    接下来调整到O节点,O节点比较特殊,它小于T节点同时小于P节点,所以O节点会下沉到最后一层。

    Paste_Image.png

    最后调整到S节点,由于S小于X,那么进行调整:

    Paste_Image.png

    调整之后的结构如上所示,上述堆结构保证了堆的有序,继而能确定全局的最大节点X。
    构建堆的代码如下:

       /**
         * 此调整为从上到下调整,直到节点超出范围
         * @param data
         * @param heapSize
         * @param index
         */
        private static void maxHeap(String[] data,int heapSize,int index){
            //取得当前节点的左右节点,当前节点为index
            int left=getChildLeftIndex(index);
            int right=getChildRightIndex(index);
            //对左右节点和当前节点进行比较
            int largest=index;
            if(left<heapSize&&data[index].compareTo(data[left])<0){
                largest=left;
            }
            if(right<heapSize&&data[largest].compareTo(data[right])<0){
                largest=right;
            }
            //交换位置
            if(largest!=index){
                String temp=data[index];
                data[index]=data[largest];
                data[largest]=temp;
                maxHeap(data,heapSize,largest);
            }
        }
    /**
         * 初始化构建堆
         * @param data
         */
        private static void buildMaxHeap(String[] data){
            //根据最后一个元素获取,开始调整的位置
            int startIndex=getParentIndex(data.length-1);
            //反复进行调整
            for(int i=startIndex;i>=0;i--){
                maxHeap(data,data.length,i);
            }
        }
    
    

    其实搞定了调整堆,堆排序就成功了一半了,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循环N次 ,进行N次调整堆操作,每一次调整 堆得到的最大值,将此值和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交换后“减小”数组的长度(最后n个值不参与堆的调整),直到最后一个元素,就完成了堆的排序.
    此过程是从上到下的调整过程,因为构建好之后的堆具有堆序性质,从根节点调整时只选择一个子节点一直进行调整即可。
    代码如下:

       /**
         * 排序操作
         * @param data
         */
        private static void heapSort(String[] data){
            //每次循环都能取到一个最大值,该值为根节点
            for(int i=data.length-1;i>0;i--){
                String temp=data[0];
                data[0]=data[i];
                data[i]=temp;
                //每次调整都是从根节点开始i不断减小,保证前一次最大节点不会参与到调整堆
                maxHeap(data,i,0);
            }
        }
    
    

    从代码可以看出来,每次调整都是从根节点开始,不断的缩小排序范围。继而达到把所有的节点全部排序。

    完整代码如下:

    package heapsort;
    
    public class HeapSort{
        private static String[] sort=new String[]{"S","O","R","T","E","X","A","M","P","L",
                "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uildMaxHeap(sort);
            heapSort(sort);
            print(sort);
        }
    
        /**
         * 初始化构建堆
         * @param data
         */
        private static void buildMaxHeap(String[] data){
            //根据最后一个元素获取,开始调整的位置
            int startIndex=getParentIndex(data.length-1);
            //反复进行调整
            for(int i=startIndex;i>=0;i--){
                maxHeap(data,data.length,i);
            }
        }
    
        /**
         * 此调整为从上到下调整,直到节点超出范围
         * @param data
         * @param heapSize
         * @param index
         */
        private static void maxHeap(String[] data,int heapSize,int index){
            //取得当前节点的左右节点,当前节点为index
            int left=getChildLeftIndex(index);
            int right=getChildRightIndex(index);
            //对左右节点和当前节点进行比较
            int largest=index;
            if(left<heapSize&&data[index].compareTo(data[left])<0){
                largest=left;
            }
            if(right<heapSize&&data[largest].compareTo(data[right])<0){
                largest=right;
            }
            //交换位置
            if(largest!=index){
                String temp=data[index];
                data[index]=data[largest];
                data[largest]=temp;
                maxHeap(data,heapSize,largest);
            }
        }
    
        /**
         * 排序操作
         * @param data
         */
        private static void heapSort(String[] data){
            //每次循环都能取到一个最大值,该值为根节点
            for(int i=data.length-1;i>0;i--){
                String temp=data[0];
                data[0]=data[i];
                data[i]=temp;
                //每次调整都是从根节点开始i不断减小,保证前一次最大节点不会参与到调整堆
                maxHeap(data,i,0);
            }
        }
    
        /**
         * 获取父节点的位置
         * @param current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int getParentIndex(int current){
            return(current-1)>>1;
        }
    
        /**
         * 获得左子节点的位置
         * @param current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int getChildLeftIndex(int current){
            return(current<<1)+1;
        }
    
        /**
         * 获得右子节点的位置
         * @param current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int getChildRightIndex(int current){
            return(current<<1)+2;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String[] data){
            for(int i=0;i<data.length;i++){
                System.out.print(data[i]+",");
            }
        }
    
    }
    

    时间复杂度#####

    堆排序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排序算法,因为它的排序流程分三步,那么可以分别计算时间复杂度进行相加:
    1.构建堆:
    构建堆是从N/2处开始进行调整,每一次调整的时间复杂度为节点的深度H,那么N/2次调整则为O(H1)+O(H2).....O(HnN/2)。由于H为常数,那么时间复杂度为O(N)
    2.调整堆:
    调整堆比较简单,由二叉堆具有堆序性质,那么调整堆的过程其实,就是堆的深度即lgN
    3.堆排序
    此过程是进行N-1次调整堆的操作,那么此过程的时间复杂为(N-1)
    lgN。
    汇总后整体的时间复杂度为O(N+(N-1)*lgN) ~ O(NlgN)
    可见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比较低的,但是这种排序一般比较适合大数据集合的排序,因为大量使用了递归操作,那么在小数据集的情况下是十分消耗性能的,在小数据集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插入、选择这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对TopK问题的优势:
    堆排序另外一个比较好的特性就是TopK,因为堆排序是渐进排序,也就是说不是将所有的数据排序好后输出。这种特性也就决定了,在TopK场景往往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空间复杂度

    从上面程序可以看出来,我们并没有引入第二个存储元素,而每一次元素的交换仅仅依靠一个元素的存储空间,所以堆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1)

    参考: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952400/
    2. 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709644/
    3. http://blog.csdn.net/michealtx/article/details/717135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545155d2ce99:请证明为何N/2对应着倒数第二层,且有子节点的最后一个节点?: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MC小白00:@LiChangBao 因为最后一个节点要么是N=2*i+1 或 N=2*i+2,可以反推i=(N-1)/2 或 (N-2)/2
        LiChangBao:@Spur2有个公式知道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求深度,利用这个公式反推一下就明白了。
        Spur2:同问
      • 朱小狗儿:来不及看,先赞,我是你的忠实粉丝
        朱小狗儿:@SpritMoon 哈哈,我是他老婆:ghost:
        _孑孓_:你和作者的头像挺配的.........

      本文标题:算法入门:堆排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vo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