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觉中不取境界

觉中不取境界

作者: 明空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09:17 被阅读0次

观心训练,刚开始观的是心,慢慢地在观的过程不断地穿透妄念妄想,最后发现真觉的时候,观的就是真觉了。

真觉,即是本觉,亦名真心,亦可简称为【觉】。

在观照【觉】的时候,没有能觉与所觉的区别,能觉是此觉,所觉亦是此觉——以此觉,觉此觉。

注意,这时有一个要点,就是【觉中不取境界】。

何为【觉中不取境界】?不取外境,不取内境,不取一切境。

所谓的【取】即是认取、执著的意思,不取就是不认取、不执著。

这时,所谓的【观心】也只是一个假名,因为观和心,都是此觉。

观心,就是保持在【以此觉,觉此觉】的状态中。

在此状态中,其注意力的核心唯是此觉。

这时,要把所有的内外一切境,都【融入】此觉中。

如何【融入】呢?将内外一切境皆观为映现在此觉之中的【影像】。

所有的影像,都在变化之中,来了,去了,生了,灭了,任其自来自去、自生自灭,而不去攀援、不去认取、不去执著。

同时深入体会【此觉】,非影像,非语言,非概念,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没有时间相,也没有空间相,乃至没有任何相,唯是无比清净、无比通透、无比清明、无比灵明、无比鲜活的【觉】。

此觉,无实体,无实质,无形相,无方位,无大小,无内外,无性别,无善恶,无时间,无空间,无生灭,无生死,无轮回,究竟超越,究竟解脱,究竟自在,究竟自由,究竟空明,究竟圆满。

在此觉中,唯有此觉,唯是此觉,唯归此觉,别无其他。

在此觉中,保任此觉,觉而不迷,即是正觉。

若离此觉而取其它,皆是无明,皆是迷途,皆是幻境,皆是妄想,皆是轮回。

相关文章

  • 价值

    格局大者,境界高者,其所感所念自超乎凡愚之人。不取快乐,而取长静;不取私欲,而取大公;不取体肤之感,而取思辩之能;...

  • 2018-06-17

    从容是一种人生境界 从容,是追求天性的为人境界 不浮躁,不张狂,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

  • 慧净上人|念佛法门是一切法门之王

    净土法门是“横超”的法门,横超什么呢?横超声闻的境界,横超缘觉的境界,横超菩萨的境界,直接到佛的境界。横超的境界不...

  •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一)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二)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

  • 2018-05-05

    取是能力,舍是境界

  • 感恩在心!用心真诚的感恩

    感恩在心!用心真诚的感恩! 啊是觉!活在觉性的境界中!! 觉照明灯照彼岸,觉知明心破黑暗 一觉即转即消融,觉照境遇...

  • 人生过程的三种境界:

    林清玄说:“觉有道”分三种境界,而我觉得这三种境界恰似人的一生: 第一种境界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觉照明灯照彼岸,觉知明心破黑暗

    啊是觉!活在觉性的境界中 觉照明灯照彼岸,觉知明心破黑暗 一觉即转即消融,觉照境遇心会笑 原来如此简单啊《就是一个...

  • 认真是态度,一根筋是执念。

    关于修禅的三个境界。 觉我。 觉他。 觉我觉他大圆满。

  • 学佛杂谈:“舍”

    “七觉支”之“舍觉支”——“舍所缘境界时,善能觉了取舍虚伪,不生追忆故。” 舍是放下,也就是放下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中不取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vy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