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冬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他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
他打电话给自己最好的朋友黑子,告诉他,自己可能得抑郁症了,每天生不如死。黑子骂骂咧咧道:“我看你是吃饱了没事,撑的!”
第二天上班,编辑文件时,林晓冬无意浏览到一个抑郁症的测试题。于是林晓冬认认真真答了题,算了分,发现自己的分数并不在抑郁症之列。他高兴地在办公室大声说到:“我刚做了抑郁症测试题,我没有得抑郁症。”别人投来看傻子的眼神,羞得林晓冬低下了头。
林晓冬为什么搞了这么一出呢?这就源于林母了。
林母早年丧偶,与林晓冬相依为命。林母无固定工作,靠打零工供养林晓冬上完大学。现在林晓冬就职于一家出版社,终于经济独立。林母从小就对林晓冬有极强的控制欲,这让林晓冬痛苦不已,他感激林母,但更想逃离林母。大多数人努力奋斗是为了回归家庭,而林晓冬努力奋斗确是为了逃离家庭。
最近林母非要逼林晓冬相亲,林晓冬死活不肯,林母正在闹绝食呢。林晓冬反复思量,让自己相亲结婚比死还让人绝望,林母太自私了。
饱受焦虑折磨,林晓冬觉得再这样下去,真的就成抑郁症了。他决定与林母决裂,离家出走。林母威胁他,只要他走出这个家门,就要撞墙自杀。
林晓冬走出家门,他知道林母才不会自杀呢。果然,林晓冬走后林母也只是在自己门口撒泼打滚,叫嚷了半天,自觉没趣,便返回家中。
林晓冬想自我救赎,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可是对于一个从不知幸福为何物的人,这又谈何容易啊?
林晓冬没有自我,每天战战兢兢,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是人最喜欢欺负弱的人。林晓冬在工作上也总是捉襟见肘,碰到的困难比别人多的多,加上自己能力不高,做多错多,在单位很不受待见。
林晓冬被生活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想自杀。他虽然一直拿抑郁症测试分数来安慰自己未得抑郁症,可他真的很抑郁。他也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抑郁,单位一向将情绪不稳定的人列入裁员名单,他可不想因为情绪不好,丢了工作。
林晓冬有个同事叫大头,是林晓冬最大的敌人。大头因为单纯看不惯林晓冬,老是向领导打小报告,说林晓冬坏话。在大头的话里,林晓冬的罪恶罄竹难书,大到迟到,小到打喷嚏,都是阻碍单位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林晓冬本不想搭理大头,可领导偏偏将大头的话,听进耳里,且信以为真。要不是林晓冬还算听话,工资也低,早就把林晓冬开除了。
林晓冬恨死大头,盘算到反正生无可恋,不如拉个垫背的。于是林晓冬毒死了大头,自己投河自尽。
这件事在单位被轰轰烈烈地讨论了三天,然后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后来,单位越来越多的人真的得了抑郁症。很少有治愈的,大多都是以自杀结束。
人们都说单位风水不好,谁招惹了都要倒霉。单位慢慢地也就不景气了,以至于到了倒闭的地步。
后来,这个地方建起了一座抑郁症疗养院。每逢冬天来临,抑郁症患者就会大批死去。等到春天来临,又会有大批的抑郁症患者入院。
这里有座山,山上的树,绿的时间短,黄的时间长。地上的落叶一层覆着一层,表层的新鲜灿烂,底层的浓黑腐烂,令人感到惊奇与惶恐。走在落叶上,好似走在架在深渊上的木片桥,风光无限却也胆战心惊。抑郁症在旁人眼中也是风平浪静,只有当事人知道心中的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后来的后来,抑郁症疗养院也被拆了。专家认定抑郁症不是病,只是一种坏心情。只要融入到社会,就能改观。于是,无数的抑郁症患者涌入了社会。
这些患者外表阳光,内心分裂,绝望与希望交织,折磨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就像走钢丝的人,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衡。如果希望过了头,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失落感。如果绝望过了头,就有可能陷入深渊无法自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