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有了改变的决心,却无法创造改变的结果?
是动力不够?不够坚持?
其实,有时是我们的策略出了问题。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我们自己的意愿、决心很重要,但这是我们意识上容易觉察的东西。还有另外一些影响我们做好某件事的因素,则是我们不易觉察的。例如,“边际效应递减”在我们大脑认知习惯上的印证,就是我们不容易发现的。
关于“边际效应递减”,可以有这样一个理解:对于重复发生的行为,每重复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次,而做该事情的热情也会降低。而当边际效应趋减,坚持这件事的难度也就随之上升。
我们经常会听到“微习惯”这个词。我个人认为,“微习惯”之所以有效果,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通过改变了一种策略,让我们的行为符合大脑的习惯认知模式后,再加上我们的主观意愿及决心,从中产生的综合作用。
举个例子,我很早的时候就有要做时间记录(以半小时为单位记录当中所做的事情以及耗费的时间)的想法。但那时,我把事情想复杂了,我一厢情愿地觉得应该在每天临睡前做这个事情。所以,结果我总是坚持了几天,又停几天,一直没能形成持续性的行为。哪怕我其实是很愿意、很有欲望要做好这个事情的。
有一次,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不尝试换种做法呢?我为什么要死脑筋地把记录的时间点定死在临睡前呢?于是,我尝试把一天划分了三个做记录的时间点,分别是:12:00前,18:00前,以及临睡前。
在此之后,我做时间记录这个事情的持续性明显越来越强。同时,我也越来越享受时间记录这个事情带给我的愉悦感以及带给我认知、行为上的诸多改变。
又如,我以前有段时间为了对抗自己过于频繁打开微信的行为,便刻意练习了一种应激机制:
IF我想打开微信,THEN先打开得到app。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每天打开微信的频率急剧下降。
我对微习惯的研究不多,但以我目前的理解,它要产生作用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这个微习惯所对应的行为要尽量顺应大脑的运作特点,这样比较利于重建神经连接。而我们知道,在大脑没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神经连接之前,再有效的单一行为也不可持续。
2.既然是微习惯,“微”这个修饰词很重要。也就是,对应的行为要简单、易操作,不然,你无法持续,则谈不上习惯的养成。
3.最好可以引入一个应激机制来“养”你计划的新习惯。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脑有路径依赖,你一下子就想彻底地让它适应一个新行为,它会有抵触。而如果你是通过借助一个大脑熟悉的场景来引入新行为,它至少会被“半推半就”地逐渐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