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知识点:设计1款知识性产品需要考虑12个基本问题
(节选自“V先生"的主题)
1.主题:是什么?
2.产品形态:用哪种方式呈现?
3.用户:卖给谁?
4.价格:定价多少?
5.频次:一年几次?
6.平台:放在什么平台交付?
7.渠道:通过什么渠道来卖?
8.销量:预估多少人买?
9.促销:用哪些策路来做推广?
10.人力:需要多少人,分为哪几类?
11.成本:需要投入多少钱?
12.工具:需要借助哪些工具?
正文:
今天的日历知识点,虽然是围绕如何设计知识性产品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但我认为这个系统框架,适用于几乎所有产品,而且包括我们自己。当我们把自己以简历的形式,向其他人展示自己功能的时候,实质已经具备产品的属性。
结合前四条,思考一下如何把自己做成产品。
1.主题:是什么?
根据评估,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本次想要展示自己哪个方面的技能和优势。比如小伙伴们的介绍中,就很多的标签。比如理财顾问,航拍,医院里的程序员,带娃的奶爸。这些标签可以作为展现的主题,进行细化和润色,突出重点。
2.产品形态:用哪种方式呈现?
展现方式,大方向分为静态,动态和第三方平台。静态可以是简历,著作书籍,公众号链接,技术文章合集,代码库。动态可以是短视频,录制网课,直播等。第三方平台,可以是内推,可以是平台收录等。比如我关注的智能路障阿婆主,他是通过长视频的方式向他人展示游戏和读书两个专栏。B站0423读书日,他与余华老师的直播活动也涨粉了不少。
3.用户:卖给谁?
分层级是最明智的选择。外出就餐都要分个菜系啥的,用户肯定要通过接受程度和价格杠杆来做区分。用接地气的说法,是看人下菜碟。比如应聘的时候,要根据招聘岗位的不同,修改和使用不同的简历。那些图省事,一份简历走天下的人,应聘过程肯定也省事,基本结果是简历被扔进垃圾。
4.价格:定价多少?
价格有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在于他人谈判时的最终定价除了预期还有超出预期。因此定价一定也是分层级的。比如一门知识产品,按照层级分为1-2-3,价格各一,分开看便宜。还有一种方式,是打包1+2+3,价格会高一些。如何定价,要根据用户对产品的偏好和强度区别对待。因此,大数据下带来的价格歧视是事实。为了避免心里失落的影响,公司内部的薪酬是严格保密的。
以上仅分析这四条作为个人进入职场前的准备工作。
V先生的文字分享字字珠玑,还要继续揣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