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书书福福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3-08-05 02:23 被阅读0次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曾说过: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读书看似简单、平常,可有时却是一件“麻烦”事,它需要时间,耗费精力,却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获得收益。高速运转的社会,使得我们也跟着“忙”了起来,忙于挣钱养家,忙于实现自身价值,忙于许多被定性为“更急迫”“更重要”的事情。互联网的普及和碎片化的信息使阅读变得更加快捷便利,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对阅读的兴趣。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p5965077.jpg

    why——为什么要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但每个答案又不同,很难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 可能我们忽视了读书最直接的原因:读书是获得谋生技能的最简单方法

    读书是人生的捷径,它会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宽阔。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经验都自己经历一遍,我们的顿悟也许只是别人的基本功,我们所遇到的99%的问题,前人基本都已经遇到过,并且将他们的经验总结成了知识写在了书里。通过阅读,我们便可以获得前人的思想精粹,从他们的经验中取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们的知识,加多我们的经验,增强我们的能力,这比通过实践要便捷的多得多

    读书虽然不一定能让我们功成名就,不一定让我们前程似锦,但可以增加我们成功的机率。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帮我们抵挡世间的浮华,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认知,悄悄帮我们擦去脸上的肤浅和无知,给我们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安静从容地面对人生风雨

    读书会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世界的理解更深。它能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境界,打开我们心中狭小的世界,使我们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于嚣烦尘世中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读书是实现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2007825-b6e9272f236340d5.webp.jpg

    what——读什么书?

    运动使身体健康,读书使精神健康。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像食物一样滋养着我们的身体。许多时候,我们可能不记得自己读过的很多书,但它们仍然潜在着,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生活和文字中,它早已成为我们的血肉,与我们融为一体。

    可以说,读书就是生活,生活就要吃饭,不同类型的书就是不同的食物。我们将书籍比喻成食物进行分类:

    • 第一类书如同主食,包括职业、生理、心理等方面现实问题及解决之道;

    • 第二类书如同美食,不求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满足思想需求;

    • 第三类书如同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即工具书;

    • 第四类书如同零食、甜点,用于娱乐、消遣,满足休闲需求;

    主食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和改善生活品质,是生存的必需品;美食则能提高生活品质,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果蔬则有助于消化,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通用的方法与技巧;零食则用来调剂生活,给日常生活适当地增添些娱乐和消遣。

    不同的食物满足身体对不同营养的需求,只有不挑食,多样化的饮食 ,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身体的健康。


    2210595-2b279a548f5ae158.webp.jpg

    how——磨刀不误砍柴工

    读书是一项主动的活动,而且越主动效果越好。无论读什么书,探求越多,提问越多,思考越多,分析越多,收获就越多。但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好方法,''好方法''能让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优秀的阅读者,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他们在只需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拿出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这无疑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读书方法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加深理解,带来额外的收益。根据《如何阅读一本》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指识字阶段的阅读,要求读者认识文字并了解文字的意思,属于最浅层次的意义理解。
    • 检视阅读:即系统化略读,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能概括大意,抓住中心思想。
    • 分析阅读:即全盘阅读,要求深入到细节,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充分而全面地消化吸收书中知识及思想,并能复述书中各部分的内容及重要细节。
    • 主题阅读:也称为比较阅读,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它并不针对一本书,而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同时对多本书展开阅读。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它包含着分析阅读,而分析阅读又包含着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则包含着基础阅读,而基础阅读又是所有阅读的起点,是最基础的阅读。四个阅读层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共同完成整个阅读的过程。


    2007825-5b9e6284026bdd61.webp.jpg

    阅读的策略

    当然,我们也可以更通俗地理解阅读,将阅读分为泛读、略读和精读

    泛读,即浏览,随意地翻阅,没有明确目的,像读报纸一样凭着兴趣随意地翻看,有兴趣就读读,没兴趣就跳过,其对应着检视阅读。

    略读,也称为通读,其对应着检视阅读,但比泛读更加仔细,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先审题,看看全书结构,然后开头和结尾,再按照书的结构层次顺序阅读,从整体上把握书的主要内容,能粗知大意,阐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及整体印象。

    精读就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读,其对应着'分析阅读'。它的目的在于'求透'和'求深',不仅要弄懂字、句、段、篇、章的含义,还要深入思考,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弄明白主要的、次要的,还要得出总的、全面的理解,也要得出分解的、一部分一部分的理解,从整体到部分,从综合到分析,从全面了解到把握精华,从逐步了解到全面掌握,进而彻底吸收书中的精华。

    103840-150095032034c0.jpg

    阅读策略之一:根据目标确定阅读方法(检视阅读)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上来就抱着书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一字不差地读完。因为你不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自己去阅读,书中是否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读完后能否助自己解决问题。

    你起码要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说了件什么事,谈了个什么问题,表达了什么观点......如此,你才能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换言之,你只有在粗知大意,得其梗概的情况下才能判断书的价值,然后确定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是泛读?还是略读?或者精读?又或者主题阅读?不同的阅读方法,自然会收到不同的阅读效果。

    因此在正式阅读前,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检视阅读来选择自己进入正式阅读时将采用的阅读方法。首先看书名、副标题、作者简介,然后浏览序言、出版介绍、后记以及目录,大致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提出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最后确定该书是否有进一步阅读的价值,适合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泛读?略读?还是精读?)。

    3044377.jpg

    阅读策略之二: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阅读

    当然,读书并不是一个漫无目的过程,我们总是带着某个目的才开始阅读。目的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指导我们顺利前行。目的越明确,阅读越主动,阅读的效果越好。

    无论读什么书,或者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我们都需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

    • 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 2.这本书主要谈了个什么问题?
    •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 4.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这四个问题构成了阅读的全部经过。问题是内容,阅读方法则是形式,通过形式来获得内容,又通过内容来充实形式,两者相互促进着阅读的完成。

    概言之,读书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四个问题贯穿全书始终。如果你能顺利回答这四个问题,那么你的阅读算是初见成效。

    注意:正式阅读前的检视阅读同样要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或者说最开始的策略性阅读同样是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的)

    12257856-71372b0a1f4f1c5d.webp.jpg

    阅读策略之三:正式阅读——速读、精读和主题阅读

    安静的环境,良好积极的心态,科学端正的阅读姿势是保证高效阅读的前提。嘈杂的环境会分散注意力,负面的情绪会阻碍理解,错误的阅读姿势会引起疲劳。因此,读书前先找个安静的地方,调整好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端正好阅读姿势将能最大化保证阅读效率。

    不科学的阅读姿势,如躺着,趴着,跷着二郎腿......这些姿势会造成身体的血流循环不畅,大脑得不到充足供氧,自然容易产生倦意——可能躺着、躺着就睡着了。

    其次,身体和大脑经常进行交流。如果身体行为表现出重视,大脑就会分配更多的资源到该项行为中。如果身体过于放松,大脑就会认为接下来的行为不是很重要,于是减少对该项行为投入的资源。

    科学的阅读姿势应该是这样的:上半身身体端正,腰板挺直,靠在椅背上,背部不要弯曲,胸部稍挺,双手或单手持书,手臂自然放松,下半身自然弯曲,大腿平行于椅面,小腿垂直于地面或稍向前伸,不跷腿,不晃腿,双眼离书一尺,胸部离桌面一拳,握笔时指尖离笔一寸

    在正式阅读前,提前预测书中内容也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提升整体的阅读效率。一般读后可能会有三种情况发生:

    • 1.预测正确,这时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 2.作者的见解远超预测,你会得到启发;
    • 3.内容平平淡淡;


      3958236-76854ffc82232add.webp.jpg

    眼脑直映——速读

    前期准备完毕,正式进入阅读,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在200~400字/分钟,这与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知识储备有一定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的阅读速度还会受阅读内容的影响——随阅读内容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很多人羡慕那些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阅读高手,但其实只要掌握正确、合理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训练,我们都可以大幅提高阅读的速度,像阅读高手一样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也称速读,指快速、高效地阅读,它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阅读层次,属于通用的、基础的阅读方法。

    一般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发声、默读、逐字逐句和回读等。声音会干扰思维,逐字逐句则会让大脑陷入细节当中,回读则是重复浪费大脑资源,这些都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正常工作,降低专注度,不利于记忆和理解阅读的内容。

    传统的阅读方式往往是由视觉中心传至说话中心,经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传至听觉中心,再由听觉中心传到阅读中心,最后才达到理解文字意义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曲折迂回路线太长,不仅费精力、易疲劳,而且直接影响到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v2-4df7af0b736f33196536d2741711758e_720w.jpg

    速读则是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将视觉中心接收到的信息直接传送到大脑进行理解和记忆,形成“眼脑直映”,其缩短了大脑中的反映过程,从而实现阅读速度和理解效率的提升。

    人在阅读时,眼球处在运动和停顿的交替过程中,只有在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每次眼停时感知的文字范围越大,阅读的速度就越快。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眼球运动分为眼停、眼跳和扫视。

    眼停就是眼睛集中注视于某一点,暂时停止了运动。其持续时间一般为250毫秒至1秒,注视的焦点叫“注视点”或“视焦点”。

    光能传导必须在视网膜上有瞬间停留,才能清楚地成像,因此人眼在运动状态中不能看清文字。例如:灯动太快不能照物,水流太急不能鉴形。

    眼停是读者从书面文字中直接提取意义信息的重要手段。眼停次数的多少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读物的性质、价值、难易程度、读者的年龄、知识经验以及阅读技能的熟练程度,还有阅读目的等等因素都有关系。

    yy1.webp.jpg

    眼跳是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急速跳跃,每次跳动大约是10毫秒~20毫秒。在阅读中,眼跳持续时间可从20毫秒~50毫秒。

    眼睛在字间的跳动又可分为“前跳”和“回跳”。前跳是为了发现和搜索新的信息。回跳是为了拾取遗落的信息、重读重要的内容或记忆新的概念。

    有关汉字阅读的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时,眼跳只占阅读时间的5%~6%。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熟练的读者,眼睛回跳次数只占眼跳总数的10%,不熟悉的读者,回跳次数约占眼停的30%。

    扫视是视线从上一行的末端移到下一行的首端的行为。

    通过以上可知,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点在于拓宽视幅、提高眼跳速度,训练感知能力

    人的视野幅度越大,眼睛一次捕捉到的信息就越多,阅读的速度也越快。一般女性的视幅天生比男性宽,女性的视角有180度,男性可能只有30度。

    其实,男女眼睛在结构上并无差别,导致两者视幅差距的原因可能是人类早期分工不同。男性主要从事狩猎,需要集中眼力,紧盯目标,决不能分心旁骛,从而养成了遥远而集中的视野,就像望远镜那样,看得远,但范围集中。

    女性主要负责看家和抚养后代,可原始生存环境十分恶略,危机四伏,到处都是豺狼虎豹,一不留神可能就沦为别人的午餐,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环顾四周,随时躲避伤害,从而养成了宽阔而近切的视野,就像鱼眼镜头,范围广,但目力不远。

    拓宽视幅最简单方法是练习‘字母树’,将视力的焦点集中于‘字母树’中间的数字上,然后遮挡,之后在脑海中尽力回想数字两边的文字,通过不断练习,”脑中成像“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视野也会越来越宽阔。

    yy2.jpg

    其次是,提高眼跳速度,训练我们眼睛从这一眼到下一眼的快速移动,同时在快速移动中迅速准确的感知信息。阅读中快速的焦点移动就像水流一样,流动的越快,阅读的速度也就越快。

    如果我们的阅读速度赶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过剩的资源非但不能节约,反而还会被用到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人的大脑好比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调用闲置空间,处理其他信息,也就出现‘开小差’‘白日做梦’‘胡思乱想’等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划分语义单元,将逐字逐词的文字归为一个单元,或一整句话,从而减少眼睛跳跃的次数,进而提升阅读速度。

    yy3.jpg

    在阅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指引导视线移动,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眼睛对运动的物体更为敏感,而引导恰恰能优化眼球的运动,避免视线和思绪的胡乱游移,集中注意力,提升阅读效率。

    编织知识网——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吃透"一本书,不仅要从概念上弄懂每一个字、句、段、篇的意思,还要深入思考,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中心思想,体会含蓄蕴藏的意思,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将作者的知识、经验、思维‘化’为我的一部分。

    语言文字本是一种不完善的标准化工具,它表达着意思,又不尽表达着意思。我们只能借助语言文字才能把握书本的内涵。但如果拘泥于文字,又往往无法了解作者的原意。因此必须经过我们意识的再加工,化言为意,才能将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精读的基本要求是识文解义,即知道书中说了什么,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解决了什么问题。其次,要求读者跳出书中的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搭建新的结构。这相当于编织自己的知识网,虽然内容没有改变,却从结构上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

    概言之,精读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话把书中的内容表达出来。因为理解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将新旧知识捆绑在一起,如此新知识就纳入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大体来说,读完一本书,我们可以通过复述、转述和演说三种方式来检验自己阅读吸收的情况,从而查漏补缺,深化理解与记忆。


    22885636-070f7095703191f0.webp.jpg

    研究性阅读——主题阅读

    速读和精读只是针对一本书,而主题阅读书则是围绕某一主题,同时针对多本书所展开的阅读。

    主题阅读需要强烈的好奇心作为原动力,否则阅读可能中途而废。其次,我们需要根据主题列出一份书单,然后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书。之后我们要再进一步对筛选出来的书单进行检视阅读,找出每本书与主题极为相关的具体章节。

    主题阅读不需要我们读完每一本书,只需要我们读完与主题相关的章节即可。最后,我们需要根据主题阅读所提炼出的内容建立自己主旨与论点,并按主次顺序排列。如此,一次主题阅读算基本完成。


    2997887.jpg

    阅读策略之四:以写促读

    真正读完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因为只读不写是低效的。单纯地阅读,人很容易陷入到"自以为明白了"的状态,感觉自己对书中的内容没有太大问题,有着一定理解,可一旦被人追问,或者向他人转述,又支支吾吾,没法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又或者他人听了你的表述后,压根没听懂,那么这本书算是白读了。

    写作是整理思想的最好方式。人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写作可以让我们的思路变得井然有序。这里的写不是复制,而是转化,是从一个语境到另外一个语境,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事实上,写作反映的是对阅读的一种态度。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书负责,同时也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

    通过写作,我们不光能查漏补缺,还能让我们跳出书本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一本书,进而更全面地加深理解与记忆。当然,写作可以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读书感悟,或者是书评。

    360截图20200806021137603.jpg

    这里着重说下书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不读懂,不妄评;在没有读完一本书时,不可轻易评论这本书。
    • 2.有理有据,求同存异;用证据说话,而不是意气用事,你可以不赞同别人,但千万不能否定别人,每个人的立场、价值观不同,观点自然存在差异。
    • 3.不要把主观想法当成客观事实
    • 4.说出来或写下来;没有说出来或写下来的评论不过是想法。

    读书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得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读书,终究是为了跳出读书之外,帮助我们成长。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要使它变为自己的,真正理解它,就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运用它。

    当然,我们也必须重视一点:不要把读书的行为当成学习的效果,学习追求的是质,是成长,是获得,而不是量。一味的追求读书的数量,最后可能陷入为读书而读书的泥沼当中

    3063977.jpg

    当我们苦于现实之不公,困于人生之路的崎岖而孤立无援时,发奋读书可以自助;

    当我们为纷繁的世象所迷乱时,多读书可以开蒙启发智慧;

    当我们自惭形秽时,读书可以充实内涵,增强底气;

    不囿于一方天地,不困于一时低谷,我们花在读书上的时间,都在默默塑造一个更好的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eb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