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食物滤镜”机制(MVP版)

“食物滤镜”机制(MVP版)

作者: KevinStewart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2:18 被阅读0次

在头脑中建立起“食物滤镜”机制(MVP版)

看到食物,菜肴,食品,反映在脑海里的是: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单糖、葡萄糖,而不再是口味,味道,是否好吃、是否入味,是否吃得爽。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认知更新。

“吃得对”远比“吃得好”、“吃得饱”重要得多。用科学合理、比例均衡的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配比,这就是“吃得对”,代替口感、自我欲望的所谓“吃得好”、“好吃”,用科学理性的“吃得对”来驾驭“好吃”、“吃得好”;由于现在食物丰富,已经不存在“饱不饱”的问题,一两顿饭没吃饱一点问题都没有,要通过记录数据来评估摄入是否足够,而不是感觉,感觉往往不准确,需要通过理智科学的方法加以控制和驾驭。

一、分类

(一)绿勾√:放行

1、食品:

2、烹饪方式:清水煮、蒸、炖,

3、添加剂:少油或者无油,无糖、少盐。

说明:三个都是绿√,可放心食用, 注意记录整体热量与营养成分含量,总体控制即可。人体每天只需要6克盐,所以,对盐也需要加以控制,最好是做菜的时候不放盐,吃的时候单独加盐。盐用食物天平秤出每天需要的量,单独放在食物里调味,这样是最精准的做法。

(二)限制摄入或者不明确热量和营养成分的食物,叹号❗️,拿出手机APP查询热量和营养成分

1、食品

2、烹饪方式

3、添加剂

说明:一般需要限制食用量,不是每天都吃,一周或两周吃一次,严格控制热量和糖分摄入。

(三)红叉❌,叹号❗️:警示,严格限制摄入或者杜绝摄入

1、食品

2、烹饪方式:油炸、熏烤、油炒,烧烤

3、添加剂:添加剂是人体所不需要的,所以添加剂越少越好。

说明:一般不予放行。特别注意高糖高添加剂和油炸、食用油炒等烹饪方式。

二、头脑影像训练:

在可进食的时间段,才可以出放行的绿勾,在加餐时段,使用黄色勾加上省略号,在晚上禁食时段,头脑中常驻红色叹号❗️。

绿勾从三个维度判定,即食材本身,烹饪方式,辅料与添加剂

分别给这三个维度进行判别,三个都是绿勾,这是很健康的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少关注烹饪方式和辅料添加剂的问题。油炸,油炒,烘烤类的烹饪方式需要特别警惕,至少应放在限制级,明显高油食品的直接拉入杜绝级,划红叉,加红色叹号,属于杜绝摄入的食品。凡是使用油,添加糖、蜂蜜的食品,都应该打上红叉,至少要在头脑中加上红色或橙色叹号,作为对自己的警示,告诉大脑,这是需要谨慎摄入的食品。

辅料与添加剂,许多人在挑选控脂食品时,也常常忽略辅料和添加剂。需要特别警惕的是,糖、防腐剂;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食品,炒菜,大部分都添加了糖或者过量的盐和油,所以,在外面吃饭绝非好主意,外采即食食品的添加剂和糖也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食物清单:

1、白名单:

蔬菜类:菠菜、椰菜、生菜、小白菜、白菜、油菜、西兰花、菜花、胡萝卜、白萝卜、番茄、圣女果、黄瓜、紫甘蓝、豆芽、青椒、卷心菜等。基本上老百姓过日子,上面的蔬菜是比较常见的,每餐配3至4种蔬菜混合,做成汤菜或者蔬菜沙拉,

真菌类:蘑菇,香菇,木耳,口菇等;常见的食用菌类都属于可在控脂期间食用,我还没有发现那种菌类属于高糖高脂肪的呢,但是注意,烹饪方法很关键,清水焯熟是首选的方法,不建议用油炒。同时,清水焯过的菌类味道可能不是很好,所以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是在高汤里焯熟,吃到嘴里的味道更容易接受。

豆类:黄豆、黑豆、绿豆、红豆,烹饪方法:自制无糖豆浆。豆浆中可根据个人情况添加一至两勺乳清蛋白粉。炒豆不要用油,干炒,少盐。

水果类:苹果、牛油果

肉类:鸡胸肉、鱼肉、牛肉、(煮)鸡蛋,鸡蛋清

2、限制级可食用名单,叹号❗️

肉类:猪肉、红肉、咸肉、熟食加工肉类,海鲜类(需查询热量和营养含量),鸡蛋黄、鸡皮,动物脂肪、花生,坚果类,

水果类,所有含果糖的其他水果,包括香蕉、猕猴桃,可食用,但要限制摄入量。

3、高糖、添加、高盐,饱和脂肪类,红叉❌

所有的糕点、冰淇淋、甜品、含糖饮料、含单糖食物,各种酱类,包括沙拉酱,都属于高添加,都列入黑名单。

糖、巧克力与坚果的复合食品,如巧克力花生、糖衣腰果等,是高糖高油脂食品,应该杜绝食用。

注意,现在市面上90%以上的加工食品单独添加糖的,而且含糖量许多都达到10%,所以要特别警惕。

4、不明确的、不易察觉的食品策略,叹号❗️,后续动作是拿出手机APP查询热量和营养,查不到的不建议食用。

小结:

1、在头脑中建立起“食物滤镜”,就是在升级自己的认知,只有认知升级了,才能真正解决"管住嘴问题。

2、运用“食物滤镜”来过滤食物,会失去一些饮食的乐趣,但这要看你到底要什么?是满足口欲的快感,享受美食;还是要健康的身体。虽然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只有建立在科学合理摄入基础上的美食,才是值得享受的。

3、这只是一个MVP版本,还缺乏应用场景,我会在后面的版本中加入典型应用场景,是这个“食物滤镜”更加完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物滤镜”机制(MVP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et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