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趟老单位,桃红柳绿樱花如雪,春色如此醉人。想起当年日日在此办公,中午从来不曾下楼散步,错过了多少四季的美景!
不下楼我在干什么呢?努力地回想了一下,哈,大多数时间是在读小说,好的坏的,诺奖的、茅奖的,甚至无名之辈的低俗网络小说,我拿来就看,管它呢,只要能吸引住我,就是好小说!
前几天,老同事给我电话,说办公室角落发现了我的一箱书,问我还要不要?当然要,今天冲过来,发现有一堆新编方志,市志、区志、乡镇志,正是我想买又觉得有点犹豫的,这下好了,搬回去,即使不看几眼,也可以心安。
箱子里居然还有一整套琼瑶小说,想起来当时读网络小说读到冒火,想这写字的怎么写得这么差?还不如翻出年轻时迷过的琼瑶阿姨呢!便买了一整套琼瑶想重读的⋯⋯,后来还是没读,毕竟已经不是那个年龄了。
今天看见俞敏洪的视频,他说2023年要带大家读一百本小说,有一种冲动,想放下一切去跟着俞老师读小说。
但是,又怎么放得下?
明天有任务,今晚突击读书,好在读人物传记的乐趣,一点都不比读小说差,开卷就受益。
我有好多种唐寅的传记,图六中的这本《桃花庵主唐寅》是我最早读的一本唐寅传,第一遍读的时候各种不满意,嫌他这不好那不好的,今天重复,突然读懂了,当初嫌他,原来是我知识积累不够!
1470年的春天,唐寅出生在皋桥头吴趋坊口自家的酒楼里,父亲唐广德和母亲丘氏经营着酒店。唐寅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都在这里度过,直到中年后才在桃花坞买地建屋爬肚肠。
大约在唐寅十一二岁时就小有文名了,住在三茅观巷38号的祝允明去唐寅家酒楼寻找那个天才少年,不料吃了闭门羹。年长唐寅十来岁的祝允明大度地一去再去,终于在某一天又一次闭门羹后,唐寅追了两封信过来,原来小唐寅并不是傲气冲天,而是羞涩少年不好意思见人。
这不是我编出来的,也不是作者编出来的,而是祝允明为唐寅撰写墓志铭时回忆当初白纸黑字写着的。
唐寅出生是在1470年3月6日,而另一位同龄的大咖姗姗来迟,直到这年11月28日,文徵明才慢吞吞地落地。
而他们的相识,却还要再等16年⋯⋯,漫长的等待!
作者又拉出了一位人物,明孝宗朱祐樘,这个神奇的皇帝同唐寅、文徵明出生在1470年,皇帝出生在大夏天,7月30日。
开小差去找出易中天的中华史读,有趣的故事。
阿呀呀,读书真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开卷有益。
等我去读的书,在我手边堆得像小山似的,抓紧时间读书呀!
但是现在必须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