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对自己的满意度(0-10)
8分
2)本周的生活感悟和共修收获
本周主要是梳理自己的成长方面的工作,疫情后,自己想、也一直在做分享,一是有几个内部人员坚持的每天读书会,感悟分享,这对参与的人影响比较大;二是对外每周的读书会和分享,逐渐聚了固定的读书伙伴;三是想做微信公众号,这部分没有完全坚持之前的想法;四是开始做音频分享;一段时间下来,尽管没有达到之前预定的效果,但是内在有很大的变化,外在的呈现也有变化。
体会:1、事情的准备安排上,脑区利用的不多,有点抗拒思考,更倾向于随性直觉。2、自己求他人“忠厚老实勤奋”的认可,体会很深,逐渐放下。3、做事情开始比较猛,但是随后持之以恒的坚持不够,容易自己松懈;4、不愿意复盘或复盘的深度不够。
3)面对自己的关键时刻和自我觉察
通过本周他人(包括同修、朋友和家人)的反馈,看到成长过程中,自己受环境影响,为求得外在的认可,保障自己的生存,形成的限制性信念,牢牢的卡住了自己,慢慢使自己形成了压抑的生命状态,也使自己戴上了一个独特的面具。这个面具是:1、先天的人格层面的限制性信念和,2、后天环境强加的限制性信念,合力作用的结果。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后天的限制性信念的作用一度强过先天的限制性信念。
在限制性信念的作用下,为求得外在环境的认可,以保障自己的生存,形成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是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或者说给自己加的面具。而自己一直是为这个自我形象而努力地活着。
当对自我形象有清晰的认识,并了解期中的运作的时候,就能有意识的构建自己的自我形象,这部分形象就进入有意识的层面;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自己的形象是通过潜意识自动化运作来表达的,还不能够清晰的认知到自己表达的目的和方式,这部分形象就是无意识的层面。
他人通过我们自身的呈现,接收到的形象,与自己内在的设定的形象,有相同的部分,也会有不同;他人接收的我们自身的形象,也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之分,而且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人格)进行解读,所以自己的自我形象,和他人眼中的形象各不相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5846504/b2d035108230864e.png)
通过表达真实的自己,减少自己的隐私部分;接收他人的反馈,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增加对自身的探索,遇见未知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真实,释放自己的潜能,挖掘我们的天赋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