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作者: lzgnanj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1:50 被阅读0次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总结了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体、经济、人才选拔、兵役、赋税等方面的情况。

看完后最大的一点感受是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做到千年不变永久适用,在不同的时机需要有不同的制度来配套。一味的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最终的结局只有灭亡一条。制度有其两面性,有利有弊。引入某一种制度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某一个问题,但往往也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长期坚持其负面作用将愈加显现。例如汉初选拔人才的举孝廉制度,到后期演变成世家子弟垄断朝堂,才有了袁绍的四世三公。科举制度亦是如此,在隋唐时期对人才选拔的贡献大大,而到了明清时期演变成考八股文。改良一种制度永远难于直接推翻重建,这大概就是朝代更迭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一般都是期待明君的出现,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个明君,但钱穆先生却认为对刘秀的历史评价不能过高。原因在于他只是自己心慈仁厚,但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保证东汉的政体正常运转。跟人治相比,好的制度永远是有优势的。对于我们做企业来讲也是如此,初创企业一开始需要一个强人,但走向正轨之后一定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决策制度来保证企业的发展。要确保不能因为个人的因素影响了企业的成败。同时为了保持高效,需要减少层级尽量做到扁平化管理。现在的企业管理也是如此,都在强调扁平化,去层级,保证决策的执行和沟通的效率。

从汉开始到清结束,皇权专政思想逐步加深达到顶峰。皇权的加深意味着对皇帝监督的减少,中心化情况的严重,同时也意味着政局瘫痪风险的加深。遇到像朱元璋、雍正这样的猛人尚且还好,幼君登基则风险巨大,因此才会有国赖长君这样的讲法。任何人只有处于适度的监督下才能保持清醒进步,长期缺乏监督往往都会腐化堕落。中央集权的同时会导致执行效率的低下,底层官员的不作为。

经济赋税层面,更多的还是围绕土地、人口、盐铁矿产等各种资源来征税,同时发明各种新的税负来解决当时的难题。但是税负一般都是只增不减,导致百姓生活日益艰难。

相关文章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关于作者钱...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近来有幸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触颇多。之前也是久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大名,但一直以来都是敬而远...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www.rejoiceblog.com].pdf

  • 打卡2:钱穆制度陷阱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聚焦中国历代政治制度,高屋建瓴地对历代王朝的政府架构、官员职权、考试监察、财政赋税...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一部专题演讲合集, 汉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何谓政治?英文叫 politics, 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很难懂得其中所包含的含义。读完此书,给我的感受好像更清楚了...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总结了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体、经济、人才选拔、兵役、赋税等方面的情况。 看...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汉代 一、汉代政府组织 甲:皇权和相权 皇帝有六尚:尚衣、尚食、尚席、尚浴与尚书(管文书) 宰相有十三曹...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最近很喜欢这种小书,篇幅不长,一天就能看完。专注于一个问题来讲,针对性很强。 这本书是比较不一样的小书,因为他选题...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到一个很新的观点——书籍资本 秦汉以来,中央地方官员不在世袭,汉代更有相对完善察举制。虽官位不在世袭,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ip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