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说:“注意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看完这篇文章后,发现自己基本没掉坑里,只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全放孩子身上了。事实告诉我,自己的注意力用错了地方,是我浅薄的认知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刚有孩子那会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总觉得要把最好的给她,直到现在才明白自己哪有能力给的起。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认知越来越多,自己显得如此的贫穷和匮乏。平时没把注意力放在充实自己的地方,很少看书,除了函授学习大专和本科两个学习班,还有就一些零散的几乎没有效果的业务学习。现在回头看看这过去的二十多年,就是荒废了自己的人生,浪费了青春宝贵的生命。在骨子里我是热爱生命的,这些年总在想自己得做点事情,总是不知如何开始,幸好我的弟弟高勇告诉我加入007可以帮助我如何成长,不管怎么说混了四十多年的日子后有幸遇见007,此生还是幸福的。
我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是普通的员工,是普通的女儿,是普通的妻子,也是普通的母亲。刚踏入工作岗位时一心放在工作上,想着好好工作以后能过的好一些,注意力自然都在工作上。后来成了家有了第一个孩子,就一心扑在了孩子上。成为了母亲,多了一种身份,就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说得夸张些就是为了孩子而活,孩子笑就开心,孩子哭就难过,孩子犯了错就很生气……因为在母亲心中,孩子就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
我常常想:人是否有一个生来肩负的使命就是养育下一代。说是使命,其实更是爱与责任。从刚出生时皱巴巴的丑丑的小不点,到牙牙学语的幼童,再到摇头晃脑背着唐诗,后来褪去了婴儿肥长成了小大人,再后来羽翼丰满、长大成人……一点一滴的陪伴着,二十年前的我捧着孩子的胎毛,像捧着稀世珍宝;十九年前的我牵着孩子的小手看着她一步一步学着走路,眉梢眼角都是欢喜;十三年前的我送她进小学校门时看着小小的她蹦跳着渐行渐远,有开心也有担心,五年前的我因为孩子进了青春期的叛逆彻夜难眠…她慢慢长大、慢慢懂事,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的老去。 但我觉得,:老去不可避免,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不可替代的财富。同时也感到自己活的苍白,自己这样做并不能给孩子能带来什么,也才明白成功的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在第一个孩子能熟练的背出乘法口诀时,我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两个孩子虽然年龄有七年的差距,性情也大不相同。但是年龄差距阻挡不了吵架,性情不同也避免不了争执。家里老一辈的人说:福气福气 ,有气才有福。听着两个孩子因为零食的“分赃不均”而气的吹胡子瞪眼也是一种乐趣。就这样继续全身心的带着孩子,二子根本就非常讨厌我事无巨细的关心他,把我的良苦用心当做压力,此时此刻更是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失败。
回头想想,这些年来我的注意力好像只放在了如何让孩子生活的更好和如果让孩子成为成功的人这两个方面。其实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真正的一厢情愿。这样做对我的孩子未必是正确的。千万个昼夜交替,几十个四季更迭。岁月不仅在我的脸上刻上了皱纹,也让我从内心感觉自己这些年为了孩子已经掉队很远,跟不上了,就这样安逸的老去。可内心深处还是不甘,时时会有个声音在对我说,你不该就这样放弃自己成长的梦想,笑来老师说过:“七年就是一辈子”,七年后我五十岁,还不晚,我要利用这七年在重新成长一次。孩子越长越大,也越走越远,我们只能看着他们的背影祝他们越来越好。而他们是否成功,也不是父母一辈有能力左右的。话说回来,或许我这个做母亲眼中的成功,和相差二三十岁的孩子心中的梦想,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要抓住着七年的尾巴,好好的长大。
现在的我,准备认真研读笑来老师的每一篇文章还有后面那些大神的点评。看看他们写的文章,才深深地感觉自身的知识是多么贫穷与匮乏。眼界是随着经历地增长而开阔的,如果没有条件去经历,就应该从智者总结的经验之谈中充分汲取对自己有用的见解和建议。有幸能读到笑来老师的精辟演讲,有幸遇见007,我想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