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这个《罗马》系列是我结合不同的历史书和英文原版纪录片,以我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写出来的。因为深爱古罗马历史,我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和纪录片,想借此把古罗马历史简洁地捋一遍。每篇文章,我都用"易撰"检测过,原创值都在70%以上,见文末附图。详情我在《罗马1前言》这篇文章里有详细说明,在此再次重申,以免有人以为我这是抄袭、搬运。谢谢。
对峙
和安东尼成功会师使凯撒欣喜万分,但形势对凯撒依然严峻,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庞培船队的围追堵截,外加海上的风暴干扰,恺撒和意大利本土之间的补给线被全面切断。其二,庞培的兵力本来就远胜于凯撒,而且,人家还有2个军团正从叙利亚赶来。
于是,凯撒分拨出一部分兵力,派他们兵分几路去执行三个任务:一是获取军粮,二是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三是对敌方的援军实施阻击。
凯撒率领其余兵力,一心一意对付庞培。
当时,庞培安营扎寨在临海高地佩特拉的陆地一侧,高而陡峭的山丘一直向南绵延。此处离补给基地都拉斯不远,海上直线距离仅7公里。
凯撒见状,一个战略在脑海里形成了——大建包围圈,切断庞培军营与都拉斯之间的联络。
4月15日,也就是与安东尼会合的12天之后,凯撒下令构筑包围圈。看到此处,读者朋友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在高卢的阿莱西亚战役......
恺撒下令在每个陡丘上都修建了栅垒,让这些陡丘渐次形成包围圈。恺撒的士兵有时得在弓箭射程范围内构筑工事,为了防止中箭,恺撒的士兵在身上缠了很多东西,作为盔甲防护的补充。
眼看恺撒军热火朝天地大建包围圈,庞培也决定修筑防线。这样一来,双方构筑了一个半月形的由栅栏、壕沟和石堡相连组成的双重包围网。包围网里面是庞培,外面是恺撒。请参看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39401/e6d8db7207597ec7.png)
庞培这边的防线虽然启动晚,但是完工早。因为他们修筑工事的士兵数量更多,而且他们的工程量也小,其防线总长22.5公里,依丘而建的栅垒数量多达24座,而恺撒方的防线全长25.5公里,有16座栅垒。
这时,形势对凯撒和庞培都各有不利之处。
对恺撒来说,困难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包围圈战线太长了,依山而建的栅垒数量又太少,而且25.5公里长的包围圈沿线配置的兵力数量太少。除了栅垒必需的士兵外,包围圈上可用于防守的士兵每百米才有一个人。
其二,由于凯撒的船队已经尽毁,切断对方军粮的行动也并不成功。从都拉斯以及其他港口过来的补给船每天仍不断地进港。
其三,出现军粮不足。幸亏,凯撒的士兵们善于应地制宜,他们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烘制新品种面包的办法。他们把当地一种随处可见的植物的球根磨成粉,和羊乳搅拌混合做成面团,再烤成面包,这种新式面包就成了恺撒大军的主食。
对庞培而言,不利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因为有从都拉斯和其余港口运来的补给(毕竟,他掌握着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大军的口粮不用担心,但是,众多战马的饲料需求缺口很大。
其二,凯撒军把流往庞培那边的河水截断了,致使庞培军饮用水紧缺,虽然有饮用水从都拉斯运来,但难以满足大军的需要。
其三,本来会从叙利亚来的那两个军团被恺撒所派的多米提乌斯的军队缠住了,无法顺利前进。
就这样,双方的大搞基建和之后对峙的状态一共持续了数月,直到6月底,庞培终于下令出击,但被凯撒军成功击退。
紧接着,意外出现了!2个人的出现使庞培大喜过望,使凯撒惨遭失败。他们是谁,具体如何?请看下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39401/561394ec2ea46a4a.png)
网友评论